枝葉間端坐無數佛陀,紛紛身披大紅袈裟,手中握有舍利子念珠,一個個閉目低吟,腦後懸掛圓輪,射出萬千光華,匯聚成光柱。
手一拂,孔宣被落到七寶林之內,金磚銀沙真珠瑪瑙車磲滿地,黃金樹白銀樹琉璃樹,琥珀無數,耀得孔宣眼睛都差點睜不開,外頭一切景色都看不到。
準提的聲音從林外傳了進來,悠悠然說道:“你修持有成,頂上顯大歸依光明雲之日,便是你出林之時。”
接引佛祖很是開心,又問準提道:“師弟,東方之事應如何處理?”
“東方戰爭現今正如火如荼,待得時機還有更多有緣之士到我西方,然後可傳我大教於東南!”
“師弟所言極是啊!”
“機緣未到,難以強求!”準提道,“我還想去往東方,多會玉虛眾門人,先打下基礎,好於東南傳我西方大教!”
“好啊!”接引道,“如此又要多多辛苦師弟了!”
準提告辭,腳踏青雲去往東方。
七寶林裡的孔宣身披孔雀華羽,面容堅毅,眉如刀裁,目若星辰,唇若塗脂,氣質高貴,睥睨眾生,傲視仙佛,桀驁不馴。
“此行歷練無所得,辜負師恩,終是無法了悟大道啊!”
坐在七寶林內,珠寶滿地,彩光璀璨,林外接引道人講經的聲音帶著光明莊嚴,林中眾鳥妙音出眾,檀香撲鼻。
孔宣四顧,只見寶光曜曜,絲毫看不到出口,也不見九宮八卦三才陰陽方位所在,想了想,接近一棵寶樹,伸手觸控,頓時一樹地光華下垂,罩住了孔宣。
孔宣只覺眼前一陣恍惚,便進入一個光明空間,除卻光明,不見他物。眼裡出現了一方世界,萬類繁茂,靈獸遍地,空中不時有一隻只綵鳳飛過,嘹亮的鳴叫之聲震動天地,聲音中透著高傲、自信。
孔宣隱隱看到遠處火山之中有一隻巨大無比的鳳凰,身軀綿延數百里,眼中飽含慈祥的看著孔宣,孔宣眼角出現了一絲淚水,自己多少時間都在幻想著這一幕。
母親的形象只存在於傳承的記憶之中,無數歲月裡,只要孔宣閒暇下來,就被這股思念之情包裹起來,只有陷入那虛無的大道之中,才能抵禦住可怕的思念。
隨著修為的增加,孔宣漸漸能控制住這住感情,尤其是邁入大羅之境之後,孔宣幾乎沒有這種感覺了,但是這種感情並未消失,只是深藏在心底,孔宣明知眼前的景象乃是虛幻的,但是仍然願意沉醉其中,臉上已經顯出了迷離之色。
孔宣陷入幻境之中,眼看就要徹底沉淪,突然耳畔響起六字真言“唵,者利主力,準提梭哈。”只這九個字就彷彿道盡了天地玄妙,混元造化的本真面貌,孔宣第一次感到了大道就在自己的身邊,無比清晰,似乎是觸手可及。
真言響起,空間立刻起了變化,長出棵棵真金寶樹,樹冠如宮殿,樹葉或琉璃色,或白銀色,或七彩瑪瑙,吐出光華,結成七彩天衣,或七寶袈裟,垂於樹下。天樹華果,流出美味,眾鳥充滿,其聲美妙,如天樂音。七寶鋪地,種種寶光,隨心所念。
又有小河穿梭,流水潺潺,金銀珊瑚,雜色寶石,集在河中,寶光溢位,水色多樣,或有乳色,或赤寶色、青寶王色、毗琉璃色,或黃金色,或有雜色。妙香流出,湛然常滿。
一聲佛號,真金寶樹上長出舍利子,有的五彩,有地七彩,有的純色,浮在空中,迎風化為丈六佛陀,少說也有千尊,面顯慈悲,合什梵唱,白光垂地,口裡吐出一串串經文字元,漫天遊離,地湧金蓮。
只見梵音不斷,在空中顯化種種西方極樂世界的意境,天女散花,飛天起舞,珈藍唸經,比丘捻珠,金剛怒目,羅漢酣睡,菩薩慈悲,佛陀講經…..最後化作化作朵朵氤氳之氣繚繞的金蓮飄入孔宣腦門,在其意識海中化作銘文,幻生幻滅,如同開天闢地,震人聵。
只見孔宣周身五彩神光閃動,臉上顯出各色表情,時喜時悲,拿捏不定,久久過後,五彩光華閃動。
“唵,摩庚囉伽蘭帝!娑婆訶!”孔宣忽地口誦真言,梵雷一響,潮音滿空,五色光焰升起,有孔雀虛影仰天清唳,一尊法相在其中出現,長身玉立,著素白天衣,頭冠瓔珞,耳璫臂釧,腋生四臂,右邊雙手執赤蓮華、俱緣果;左邊雙手持吉祥果,孔雀尾羽,種種莊嚴,慈悲相好。
原本孔宣一直對鳳祖有一絲源自靈魂深處的眷戀,這在血脈傳承的族類之中極為常見。孔宣在出生便修習準提留下的功法,在七寶林終於證悟佛法,在幻境之中恰巧破除了這絲念頭,心境圓滿,到了斬屍的程度了,最終斬出孔雀真身,成就準聖之位。
就聽一聲磬響,孔宣收頂上那畝雲光化為佛教大歸依光明雲。七寶林分開一條筆直大道,孔宣踏在大道上,地面湧出一朵金蓮,託在腳下,一步一金蓮,直達接引道人坐下。
接引道人端坐十二品造化青蓮上,腦後顯無量大光明,照徹極樂世界,一片瑞氣縈繞,呈現出一副安靜祥和的氣象。
孔宣收了諸般法相,只餘一位白衣菩薩,面相俊朗殊勝,面對接引道人下拜,道:“弟子孔宣在億萬年未化形前,便受兩位聖人大恩,卻是懵懂不知。弟子願意勤修佛道,護持佛法,以報答兩位聖人之大恩。”孔宣成就準聖,才悟到前身之事。
接引喜曰:“善哉,爾煉成孔雀真身,成就準聖,可喜可賀!從此,你便為我佛門孔雀大明王菩薩。”手一揮,掌中一朵金紅光交織而成蓮花緩緩升起,復化作無邊繽紛花雨,漫漫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