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都為大智慧之人,不禁皆點頭。
軒轅道:“聖人一再幫助人族,吾人族感恩萬分,不知有何可效力的地方?”
準提笑道:“人皇多慮,我乃是人族聖師,受人間香火,幫助人族也是情理之中。”
三皇目光交匯,彼此點了點頭,伏羲站了起來,對準提拱拱手,言道:“既然如此,百年後必去赴會。”
準提點點頭,辭別了三皇。
準提也不急著回西方,來到洪荒之上,見此時的天下在帝乙的治理下,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對這帝乙也很是讚賞。
這日,準提來到了一座山,抬頭一望,山前山有銅頭峽、銅頭湖,百丈山金缽崖,天梯崖,後天門。後山有長、短二溪。後洞有白虎懸崖。白虎崖之上有白虎逼真地印在懸崖上。在數十里處一見便知,遠觀其崖,雄偉、挺拔。
成片杜鵑林帶,位於山腳下,四周森林和灌木叢生。紅、黃、紫、白色刃多種杜鵑花,爭豔盛開,秋天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奇每壯觀。
準提聖人讚許的點點頭,眉目之中慧光閃爍,腦後金輪照耀諸天,瞬息之間就知道這是道行天尊的道場金庭山。準提見一童子在洞外練武,想起封神大戰的韋護,心裡一動,聖人神通,瞬時來到這童子前,見這童子天庭飽滿、目光有神,甚是喜愛,掐指一算,心中暗念:“此子它日與我西方有緣。”
韋護見來此道人,便問道:“你是何方神聖?為何來我金庭山?”
準提笑道:“你這童子倒是好神力,只是能不能拔起我這兵器?“
韋護經道行天尊悉心教導,武藝精通,只是天生神力,百般兵器均不趁手。見準提把一物插入地中,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支杵。那杵長約二尺餘,一端為三稜帶尖之狀,中段柄把鑄出四層八葉,四股外端各各有爪,狀如獅頭。韋護知是寶物,見之大喜。
準提說道:“你可知此物名‘降魔杵’,有八萬七千斤重,乃是一件後天至寶。你便試上一試,若能將其拔出任你取走便是。”
韋護心中歡喜,說道:“一言為定!”隨即聚氣凝神,將渾身之力凝在臂上;只見青筋暴現,韋護大喝一聲竟將這降魔杵連根拔起!
頓時間,一聲巨響震動山嶽,響徹九霄!準提道人見狀也不禁讚道:“果是天生神力!也罷,這祭煉心法給你。”把一道佛門心法打入韋護身內。之後,韋護神兵在手所向披靡。封神之役中更是大展神威,無數神仙妖魔死在降魔杵下,也為大周立下汗馬功勞。
這時,一道人趕了過來,韋護手持降魔杵跪倒,道:“弟子見過師尊!”準提暗道,原來是道行天尊到了。
道行天尊讓韋護站了起來,見自己弟子手中持著一法寶,瑞光騰騰,心中暗驚,轉過身,見一位道人站在一旁,面容看上去似是而非,明明看清了,卻又覺得不是那樣;再看一次,還是那樣,如同雲裡看花般不清楚。渾身氣息卻是至大浩瀚,猶如深淵巨海,不可揣摩。
道行天尊心中一驚,不敢怠慢,一拱手,道:”貧道見過道友,不知道友尊號!”
準提哈哈一笑,道:“貧道準提是也!”
道行天尊吃了一驚,趕緊大拜,道:“貧道見過西方聖人,願聖人萬壽無疆!”聖人乃天道尊位,凡在其位之下,盡皆當三跪九叩,以表敬意。
準提道:“道友不必客氣,汝之弟子與我佛門有緣,貧道想讓道友割愛一下,讓他拜入我佛門,如何?”
道行天尊心中一驚,連忙測算天機,發現果然自己弟子與佛門大有因緣,又看了下韋護手中的降魔杵,心中有數,趕緊對準提道:“貧道這位不成器的弟子既然蒙聖人看重,此乃天大的福分。韋護,來拜見聖人!”
準提見道行天尊如此通曉事理,行事果決,暗暗讚歎元始天尊門下道行精深,果然個個不是省油的燈,遂取出一寶物,遞給道行天尊,笑道:“如此多謝了!此寶便給道友,以瞭解因果,告辭了!”
準提便帶著韋護回到須彌山,知道這韋護便是佛門日後護法,遂把佛門無上妙法無量金身教給了他。這法門威力巨大,徒手能夠摘星取月,反掌能夠蓋壓萬里山嶽,一步踏出,山崩地裂,萬物俱滅,神通廣大,道法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