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笑了笑道:“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依!這封神一劫,在我看來,對我們佛教來說卻是一次機緣!”
“師弟說笑了不是,這封神一劫乃是神仙殺劫,凡聖人以下,未曾斬屍者都有遭劫的可能。觀我教門下,出了你那弟子彌勒憑藉著幫助三皇五帝分得的功德斬卻善屍,成就了準聖之位,其他皆是有遭劫的可能,這機緣一說何來!”
接引聖人智慧通達,卻也沒有猜到準提的打算。
準提心裡想:自己師兄接引果然心地仁厚,不善於籌謀劃算,就靠接引一個人,佛教大興恐怕是遙遙無期呀。
準提嘆道:“師兄,通天教主截教坐下有四弟子,徒子徒孫遍佈名山大川,傑出精英不可計數,號稱萬仙來朝。再看原始天尊的闡教,有南極仙翁,燃燈道人,坐下有十二大弟子子分駐四方,擇徒而授。闡教雖然表面上不如截教般人丁興旺,但門中上下外鬆內緊,表面上不露聲色,背地裡韜光養晦,更在暗中連線各地散仙,關鍵時刻振臂一呼,從者雲集,實力殊不可辱,可與截教分庭抗禮。
你看我西方,雖然你我兄弟苦心經營多年,但是真正能拿得出手的門人,也就那麼幾個,三清乃是鴻鈞的親傳弟子,我們只是記名弟子。我們要門人沒門人,要靠山沒靠山,長此以往發展下去,前途堪憂啊。”
接引臉色愁苦:“師弟,只要我們多渡回一些資質超凡的弟子,定能使我佛教大興。”
準提搖搖頭,道:“我們西方自從祖脈被毀,西方修道之士資質平庸,而且我們西方在東土根本沒有信徒,無處接受香火,即使我們能渡回一些有資質的凡人來西方教修煉,未免進度太慢,我們兩兄弟再怎麼玩命教授,恐怕也比不上闡截二教的優勢。如今已經比闡教二教低了,還跟在人家後面因循守舊,還怎麼可能趕得上人家呢?”
接引愁苦更甚:“師弟,這可如何是好?”
準提笑著問道:“道兄觀那三清的關係現在如何?”
雖然心裡對準提為何會提這樣的問題很是疑惑,但接引還是回答道:“自然是很差了,特別是原始和通天,恐怕這二人之間,日後難免會有一戰。”
準提深以為然道:“此次量劫乃是神仙量劫,闡教和截教必然火併,佛門便可從中牟利,此乃千載難逢之機遇,可遇而不可求。”
接引聞言,心中稍安,只是眉宇之間依舊愁雲盤旋,久久不散,遲疑道:“封神量劫開啟,氣運流轉,就在一念之間。誰是量劫主角,絕非一時之間可以看透,此事不能著急,否則一旦壓錯寶,氣運相連之下,量劫之時必定大教衰落、門人遭劫,必定要慎之再慎。”
準提微啟丹唇,口中吹拂百色光華,蘊含無量清香、無量道韻,席捲七寶林,言道:
“誠然,通天教主為人剛毅,性格倔強,截教鎮壓之寶誅仙四劍功德氣運不夠,難以鎮壓大教氣運,意圖大開方便之門,行那‘有教無類’,學那鴻鈞老師,欲要謀取教化功德,加持大教氣運。殊然,天道好還,盛極必衰,老子和原始天尊必然不願意看到截教一家獨大,必將聯手對付截教。這次封神大戰中,截教必然失敗!”
接引一聽,眼睛一亮,兩道金燦燦的輝光猶如閃電劃過,恍若天地初分,鴻蒙始判一般,驚心動魄,讓人直感無量威嚴。
接引震驚不已,這封神量劫一開始,自己這師弟便對整個封神量劫的大勢便有如此清晰的判斷。
喃喃自語間,接引眸光大亮,朝準提望去,言:“師弟是要和人教、闡教聯合,打敗截教,把截教門人送上封神榜?”
準提從容不迫,道:“不錯,正是此意,通天教主體悟道祖廣開求道之門,教化三千神魔,於是行那有教無類之事,一心渡化萬眾生靈,功德廣大,卻招惹莫大因果。
的確,眾生疾苦,需要道德大賢教化,但是也有根性淺薄之人,要麼福德不夠,強行學習那長生之道,不僅難得長生,反而神魂俱滅,不得轉世投胎;要麼心性不定,貪嗔之念不去,易起義氣之爭,依仗威力巨大的法術,塗炭生靈,因果業力纏身,也是註定多災多劫之身。此次封神大劫,截教弟子必然上那封神榜,受那天庭驅使!”
接引指骨清癯,瑩白如玉,撥動手中三十六顆舍利子念珠,點點金光綻放,無量輝光遍撒,聞言眉心微蹙,檀口輕啟,言道:
“巫妖大劫之後,通天教主何其威嚴,我等見之,都要給其三分顏面,只因截教大教興盛,洪荒皆知,有‘萬仙來朝’之盛況。通天護短,如何忍痛割愛,明知劫數,把送門人弟子上榜。何況截教有誅仙劍陣坐鎮,非四聖不可破,難夷!”
準提輕輕一笑,慢悠悠道:“師兄所言不錯,通天教主有誅仙四劍,此劍乃是道祖鴻鈞所賜,賜予通天教主作為鎮教至寶。若配合陣圖,形成誅仙劍陣,則實為三界六道攻擊力最強的法寶,若由通天教主親自主持,須有四聖同時入陣方可破陣。老子與元始天尊到時想打破誅仙陣,還不會求助於我等二人,欠下我西方佛門一個大因果。屆時,我西方佛門便有向東發展的機會了。”
聞聽此言,接引眉心大放十萬光華,座下金蓮唱起億萬梵音,虛無之中法螺大奏,天女撒花,西方世界一片光明浩大。
“善哉,善哉,如此我佛門便有大興之機了!”
準提笑道:“如是,如是,那麼道兄也知道我佛教若要大興缺的是什麼不?”
接引思忖一方,言簡意賅的道:“人才、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