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面對玉鼎不屑一顧的表情,並沒有感到生氣,反而顯露出意味深長的笑意,再度詢問道:
“闡教闡明天意,順應天命,講究遵循天道大勢行事,若是有朝一日,天道降下大劫,要闡教弟子以身應劫。敢問廣成道友,爾等是順應天意以身應劫,還是逆天行事,以身入劫?”
彌勒語氣深沉,浩蕩佛音響徹天地,深入每一位闡教弟子的耳中。下一刻,蒼穹上響起悶雷之聲,恐怖雷霆呼嘯風雲,籠罩巍峨的仙山。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四教弟子都感到一絲震撼。
“怎麼回事,五臺山怎麼突然雷雲密佈,雷芒閃爍,難道是彌勒的話,引起天道注意了嗎?”
四教弟子一臉疑惑,目光詫異的望向虛空。他們並不知曉,彌勒口中的天道大劫,是指的什麼。但眾人知曉的是,他說出這話的時候,天地產生恐怖異象,此事背後必然有不為人知的秘辛。
彌勒所言的天道大劫,自然是指日後的封神大劫,只是他沒有直接表明,而是以如果闡述。封神大劫一旦降臨,人、闡、截、佛四教都在其中,隨時都有可能身隕上榜。彌勒之前所言,就是要借封神大劫,詢問廣成子在大劫中的態度。
要知道,修行最注重道心。闡教弟子修行闡之大道,就要順應天命行事。若是按照闡教教義,玉鼎、太乙等闡教弟子,在面臨天道大劫時,就該順應天道,以身應劫。但如此一來,闡教必將覆滅。如果廣成子等人為了自身安危,逆天行事,又與闡之大道相勃,一旦如此行事必然道心崩塌,日後證道無望。
彌勒正是因為知曉闡教教義,又知道闡教會有大劫,所以才以教義為餌,引誘廣成子走上歧途。闡教弟子一個個都說順應天意,等到你們即將遭受劫難時,看你們還有幾人願意遵從天命行事。
此時,廣成子聆聽到彌勒的話語,面色變得極其難看。他不知道彌勒口中的大劫,具體指的是什麼。但如果天道要闡教遭受劫難,按照他們所修的闡之大道,確實應該以身應劫,即便身死道消,也不能違背道心。
只是,他們修行本就是為了不死不滅,若是在大劫中隕落,那修道又有什麼用處?如果他逆天行事以劍滅劫,即使能夠躲過大劫,也會違背自身大道。到時候,道心必然崩塌,日後永遠無法證道。
此刻,廣成子發現,無論他如何選擇,結果都是錯誤的。廣成子原本以為,彌勒提出的問題十分簡單,沒想到對方早就挖好坑,在這裡等著他。
“以身應劫?以劍滅劫?吾該如何抉擇?”
廣成子陷入思維的漩渦之中,思緒逐漸沉淪,身上不知不覺大汗淋漓。闡教赤精子、太乙真人等人,解析著彌勒的問題,卻發現他們越陷越深,甚至已經難以自拔。
“我闡教若有大劫,是該應劫而隕,還是背劫而生?”
這一刻,闡教弟子陷入魔障之中,就連道心都在動搖。
玄都大法師見狀,神情一沉,嘆道:“看來廣成道友的闡天之道,還是差些火候,需要慢慢打磨啊!”
廣成子雖然學得闡天之道,但終究沒有證道混元之境,難免會有差錯,被旁人找到漏洞。”
玄都大法師不愧為玄門大師兄,瞬間看穿彌勒的目的。彌勒與廣成子論道是假,想要藉此動搖闡教眾人的道心為真。
修仙之人,最注重道心,一旦道心動搖,永無證道的可能,修為也會止步不前。如果闡教眾人,有大羅金仙修為,絕對不會被彌勒三言兩語,就搞得道心動搖。
但他們僅有真仙、金仙境界,道心不是特別穩固。再加上彌勒以言辭引導,讓闡教眾人面臨生死大劫的抉擇,這才會導致他們道心不穩。
此刻,不僅玄都大法師察覺到彌勒的目的,就連在場的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這彌勒的論道竟然如此犀利,一言就要動搖道心。”
雲霄感嘆一聲,瞬間看出彌勒是在報復闡教。在場之人都不會忘記,西方教眾人到來時,他們可是嘲諷過對方的。現如今,彌勒以言辭誅滅闡教弟子的道心,顯然就是在報復之前的事情。否則,若是尋常論道,哪裡用得著誅心之言。
“貧道若是再不出言,只怕闡教弟子都要誕生心魔了。”
玄都大法師提醒一聲,目光望向下方的彌勒,雙眸流露出一絲警惕之色。按理來說,弟子之間論道切磋,他們本不該出言干擾。但闡教陷入魔障之內,如果不出言喚醒,恐怕有礙日後的修行。
玄都大法師冷哼一聲,宣喝道:“闡教順應天意行事,又豈會有天道大劫臨身,爾等還不速速醒來!”
浩蕩道音響徹天地,傳入闡教眾弟子的耳中,讓他們逐漸甦醒過來,神識變得無比清明。是啊,闡教順應天道行事,又怎麼會有劫難落在身上,根本就是無稽之談。這一刻,闡教眾人才回過神來,他們完全就是被彌勒給坑了。
廣成子醒悟過來,雙眸流露出憤怒之色,狠狠的注視著彌勒,恨不得呵斥對方几句。只可惜,他在和彌勒論道之時,不幸陷入魔障之中,說明自身已經落敗,哪還有什麼資格去嘲諷對方。廣成子心中雖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失敗。
“道友道行高深、機鋒深沉,貧道甘拜下風!”
彌勒見著廣成子認輸,只是道了聲佛號,平靜的回應道:“道友承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