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截教之中,修為淺薄者,控制不住,妖氣翻滾間,現了原形,或為巨鰻,電光閃閃,或為蛟龍,咆哮不已,或為鷂鷹,嘶鳴九霄。股股墨綠妖氣噴薄而出,烏煙瘴氣,猶如妖族集散地!
老子眉頭微皺,長袖一揮,遍撒甘霖,眾人這才清醒過來!
元始天尊大怒,對通天教主言道:“豈有此理,師弟,為兄早就說過,這等溼生卵化之輩,披毛帶甲之徒,根性淺薄,不可肩負傳道大任!還不速速將這些烏煙瘴氣之輩趕出崑崙山!”
截教一眾門人大驚,匍匐在地,叩頭求情!
通天教主臉色氣急發紅,怒喝道:“師兄怎麼可以這般,老師鴻鈞亦廣開大門,教化眾生!我為一教之主,焉能做出驅趕門人之事,讓我顏面何存!”
元始天尊鐵青臉色,哼道:“此時悔改還不晚矣,莫要將來被這些根基淺薄之輩拖累,連我等顏面盡失!”
通天教主暴怒,氣急反笑,“罷了,既然師弟礙著師兄法眼,那我另尋道場,不敢驚擾師兄!”
殿前門人大驚,不知所措!
三清之首老子言道:“天數使然,我等三聖位居同一仙山,福地難以承受此等氣運加身,我等各尋道場便是。崑崙山就留給二師弟作為道場!”
元始天尊大驚,但是臉色一變再變,最後沉默不語!
通天教主向老子和元始天尊打個稽首之後,怒哼一聲,袖袍一甩,招來青色祥雲,帶領一眾截教門徒往東而去!
老子見之,亦辭別元始天尊,駕雲離去!
元始天尊心情落寞,揮退玉清門人,一指牌匾,將三清大殿,改為玉虛宮,正式成為闡教道場,威鎮洪荒!
通天教主被元始天尊一席話大掃顏面,攜帶一眾截教門徒往東海而來。
此時,洪荒還未破碎成四大部洲,但是依舊以東部最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鍾靈毓秀之地。東海廣大,島嶼如同星辰點綴般鑲嵌東海之上,碧波濤濤,波光粼粼!
這一日,眾人停駐一方圓百萬裡的島嶼上空,但見:老松青青與山嵐,似秋水共長天一色;野卉緋緋同朝霞,如碧桃丹杏齊芳。仙桃仙果,顆顆恍若金丹;綠楊綠柳,條條渾如玉線。時聞黃鶴鳴皋,每見青鸞翔舞。
通天教主慧眼觀照,此乃方圓千萬裡靈脈匯聚之地,有一太古神魔金鰲佔據,只因受龐大軀體拖累,不聞大道,難蛻妖骸,天長日久之下,背上自有萬物生成,猶如紮根海底,突兀而出!
教主觀之大喜,好一座仙山寶島,掐指一算,天機斗轉,頓明此乃截教道場所在,遂一道意念傳來,那金鰲亦是通靈至極,明白此乃天大機緣,有聖人護佑,不懼災劫,亦可聽聞大道,遂磕頭不已,寶島動盪。
一眾弟子驚慌不已,良久才察覺出這是一碩大金鰲,不曾看出本相,大嘆造化神奇,周天世界無所不有。
金鰲四足伏波,托住方圓百萬寶島,安穩不動,藍色光華閃爍,背後遮掩寶山的禁制去除,恭迎一眾截教門人!
教主一道上清仙光落下,飛沙走石,山石開裂,自有無數沙石、林木被一隻看不見的巨手,按照偉大建築師的設計和意願,展開令人驚歎的建造活動。
層層寶閣,重重雕樓,鬼斧神工般矗立島嶼中央,寬廣、大氣、雄霸,接通地脈,氤氳紫氣蒸騰,祥雲聚攏,雲霧繚繞;一座石碑裂土而出,鐫刻金鰲島三個大道符文,神秘玄奧!
在一座浮起的寶殿上,懸掛一牌匾,寫著龍飛鳳舞的大字“碧遊宮”!七十二點白虹橫貫天際,三百六十五道星輝拱橋圍繞寶殿駕起。教主和一眾門人徐徐步入,雲床升起,教主端坐,門人靜坐大殿蒲團不提。
自此,金鰲島為截教道場,上清仙宮!
通天教主一邊講道,一邊廣收弟子,一時間金鰲島碧遊宮萬仙來朝,好不興盛。除了多寶道人,又陸續收了入室弟子有那麼十幾位,其中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金箍仙、毗蘆仙、烏雲仙、長耳定光仙、金牙仙、虯首仙、靈牙仙、趙公明、雲霄、碧霄、瓊簫、羅宣等,記名弟子一大堆。每日在大殿之上講解大道,聲勢一時無兩。
老子離開東崑崙,一路飛馳,最後來到首山之上,一指寶山,陡然升高萬丈,山頂自有紫色寶殿生成,懸掛寶匾“八景宮”,瑞氣千條,霓虹橫貫。
一日老子發現山下有一人在山前長跪不起,老子遂化成一位樵夫,上前聞訊。原來那人曾見大能之人騰雲駕霧,便有了問道之心,一心想要拜師修行。只是不知道那裡有得到之人,所以見山就跪,一跪就是三個月,三月後如果不見修道之士,便再尋一處。這一日那人來到首陽山,也跪在山前,老子見此人有大毅力,正符合自己的無為而無所不為之道,又算出這人和自己有師徒之緣,所以收了那人為弟子,取名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