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須彌山之上,佛門氣運隆隆作響,化成璀璨的金光顯化而出,將靈山映照的輝煌無比。
某一刻,佛門氣運不再晃動,而是分出一縷,朝著遠方的盧聖身上落去。 須彌山半山腰一洞府內,正在席地而坐的盧聖,徒感一股玄妙力量降臨,加持在自己的身上。
一瞬間,盧聖就睜開了雙眼,只覺自己體內發生了玄妙的變化,不可言說,無法理解,玄妙至極。
莫名的,一股怒火在盧聖心中升騰。這怒火來的突然,毫無徵兆,在他心中越燒越旺,直欲燒得他五內俱焚,仰天長嘯不止。
轟~~
待那怒火燒至極限,好似打破了某種限制一般,竟是由虛化實,化作熊熊烈焰,在盧聖周圍燃燒起來。那實質化的怒火,是漆黑色的,看不到一絲的光明,在虛空劇烈的燃燒著,像是能點燃一切般,給世間帶來絕望的氣息。
而就在黑色怒火的包圍中,盧聖似有所悟,只覺識海轟鳴不止,靈臺一陣清明,隱隱有慧劍虛影顯化。
然後,好似福至心靈的一般,盧聖徒然暴喝一聲:“斬!”
下一刻,天意垂落,凝為慧劍,朝著盧聖狠狠斬下。
刷……
慧劍斬怒火!
就見慧劍斬下,那滔天怒火直接從盧聖的身上分離,逐漸在虛空凝成一團。
與此同時,那從靈山而來的佛門氣運,也是從盧聖體內離開,飛向虛空之中的怒火,與其融為一體。
二者合一,立生奇妙變化。
嗷~~
有龍吟聲響起,那滔天怒火在與佛門氣運融合之後,竟是開始慢慢收縮,逐漸凝聚成一道模糊的龍形。待怒火收縮至極限,無盡的金光璀璨,一頭威猛的大威天龍顯化而出,鹿角崢嶸,鬃鱗起伏。
嗷!一聲龍吟!
大威天龍的身影緩緩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尊威嚴的神人。
神人身纏大威天龍,披僧袍,穿金甲,為佛門無上大明王。
所謂明王,便是佛的怒火所化,即不忿之意的化身。
每個佛都有個對應的“忿念化身”,如彌勒佛的“忿念化身”是大輪明王,藥師佛的“忿念化身”是中央不動尊明王等。盧聖的“忿念化身”,便是這明王。
此刻,盧聖雖然還未成就佛陀果位,但在佛門氣運的加持之下,使得他提前擁有了佛的能力,斬去不忿之念,化作明王化身。
同時,這也標誌著,若無意外的話,盧聖未來必會成為佛門的一尊佛位。明王化身都斬了,成為尊佛基本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大威天龍明王上前,朝盧聖見禮道:“大威天龍明王,見過我佛。”
盧聖暗暗喝彩,突然卻心中一動,一念洞徹因果,關於大威天龍明王的訊息,就全都出現在了盧聖的腦海之中。
“大威天龍明王,不就是法海嗎!”
盧聖五指反覆捏算,突然一幕情景出現在腦海裡。漫天的洪水席捲而來,湮沒了一整座的城池,一條通體純白,巨大的蟒蛇,在洪水中興風作浪,一位年輕的和尚,正施展佛門無上神通,與那頭蟒蛇激烈戰於洪水之中,可憐無數百姓慘遭洪水災害,家破人亡,沿路乞討,許多地方盡是白骨堆積,慘不忍睹。
這一幕情景只在盧聖腦海中一閃便沒了蹤影。盧聖心中大驚,尋思道:“這頭通體純白的巨大蟒蛇竟然是白素貞化身,這和尚便是自己的明王化身法海。法海強自度化許仙,導致白素貞向法海討厭許仙,水漫金山寺。三人犯下如此大錯,恐怕這法海日後修為再難寸進。哎,我這個做本尊也難逃責任,不免要遭人口舌。”
盧聖長嘆一聲,卻也無可奈何,口中喃喃的道:“每個人都有註定的劫,是難躲不過。”
想到日後法海和許仙白娘子的這段因緣,盧聖腦袋不禁有點大。當然了,這些都離盧聖太遠,許仙白娘子現在在哪裡都不知道,就演算法海日後和他們糾纏不清,也是以後的事。
收起飄遠的思緒,盧聖又將目光放在了大威天龍明王的身上,見明王壽眉低垂,面目悲苦,卻是線條剛毅,猶如刀削,也不禁喝彩。
就在盧聖思考的時候,天際之上忽然垂下了兩道流光,落在了面前,盧聖注目一看,發現那是一件天龍禪杖,與一個金缽,伸手向那兩件寶物抓去。
頓時,關於這兩件法寶的資訊,就出現在了盧聖的識海之中。
那禪杖,名為天龍禪杖,上嵌七寶,水火不侵,能避百魔,可以防身驅祟,為下品先天靈寶。那缽盂,名為煉妖缽,主要作用就是降妖伏魔,亦是下品先天靈寶。這兩件後天靈寶,正是準提所送給,以助大威天龍明王降妖伏魔,普度眾生。
盧聖將禪杖和缽盂遞給了大威天龍明王,道:
“你且牢牢記住,法者與公俱報也,海者博大遼闊也。所以你賜你封號‘法海’,今後就要以寬大雄偉的胸懷,去嚴格地執法,以得正業,善哉善哉!”
大威天龍明王法海聞言,上前接過禪杖和金缽,言道:“多謝王佛賜下法號,法海不敢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