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一頁大大小小擠起來的“去死吧”三個字,鉛筆的灰黑和骯髒與本來潔白的紙面似乎形成了足夠強烈的對比。
第一眼帶給人的衝擊無疑有些驚悚。
如果是沒有充分心理準備的人,可能還會感到頭皮發麻。
不過洛封在經過短暫的驚詫後,頭腦就迅速恢復了冷靜,他開始審視起他面前的這幾團廢紙。
把剩下的幾團紙統統攤開來進行檢視,洛封就發現廢紙上的內容並不統一。
有的是文字,有的則是圖畫。
從字跡來看,可以看出來應該都是同一個人書寫,進一步縮小範圍,書寫者不出意外就是程錦瑩本人。
問題是程錦瑩留下來的這些遺筆,內容看上去簡直就是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獨自囈語。
像洛封此時手上拿著的這張,上面雖然不像第一張那樣寫滿了“去死吧”之類的不正常言論,但內容也相當奇怪。
比如“我想飛起來”、“他們是我的牢籠”,又比如“如果我有翅膀就好了,那樣她就再也找不到我了”、“別怪我別怪我”,盡是諸如此類在外人看來不太成邏輯的語句。
然而在看過另一張留有圖畫的廢紙後,洛封腦中的猜想就開始成型了。
這張紙上的圖畫其實非常單調,甚至是簡單。
程錦瑩用鉛筆畫了兩個小人,一個人高一點,一個人矮一點,大概就是大人和小孩的區別,然後她在兩個小人的旁邊分別標註上了“我”還有“媽媽”的字樣。
如此一來,哪怕是想象力不夠豐富的人也能看明白一些事情了。
在程錦瑩的筆下,她畫的這幅畫嚴格來說絲毫不出奇,畫上的兩個人肢體呆板而僵硬,連特別的動作都沒有。
這兩個應該是象徵了程錦瑩自己和她母親的小人,僅僅是保持站立的姿勢,呈現在畫上而已。
偏偏,這麼簡單的構圖和內容,洛封就是莫名感受到了一絲詭異的瘮人。
而且程錦瑩所畫的這兩人,並未站在一起,它們倆一個在紙張的最下方,另一個則在紙張的最上方。
彷彿彼此的視野裡也永遠看不到對方。
洛封找到的第二幅畫與此類似,但這一次,程錦瑩除去用上鉛筆以外,她還用了一種十分顯眼的紅色顏料,在代表她自身的那個小人背後畫上了兩道對稱的弧線。
畫風儘管幼稚,洛封卻一眼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那是翅膀,她給自己畫上的翅膀。
再湊近端詳,洛封還有了個意外的發現。
這畫上的紅色顏料,好像就是敖天主在牆上塗鴉時所用的那一種。
小孩子往往都有一件專屬於自己的寶物,這件寶物他們不會輕易和別人分享。
敖天主在酒店裡到處亂畫的時候,沈丹曾經想過從他手裡頭把顏料拿走,結果一無所獲。
洛封怎麼也沒想到,他竟然能在程錦瑩這裡看到那個孩子的東西?
這代表了什麼?原來在不知道什麼時候,程錦瑩和敖天主有了外人皆不知曉的交情?那麼一個大人、一個孩子,她又憑什麼能讓敖天主這麼快親近她呢?
洛封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沈丹,還有程錦瑩那位沒人見過的母親。
他突然間就明白了很多。
他也終於知道,為什麼在程錦瑩的調查問卷上,她填寫的答案是“跳樓”。
要麼死亡,要麼飛翔,這兩種方法都是幫助她擺脫痛苦的途徑。
由此,洛封又想到了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