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萬吏 > 第四十三章 衙門吏事(二)

第四十三章 衙門吏事(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我在大秦有塊地 大唐之最強酒樓 東漢小霸王 三國潘鳳:開局滿級武力值 我老婆是書香閨秀 苟在漢末 九荒紀 開局幫未婚妻復國,我成了大反派 大明萬吏 極品侯爺 抗戰之重整河山 我爹是千古詞帝 三國之阿瞞自傳 超神學院葛彥雄兵連 怪物狩記 人在三國也修真 花與劍與法蘭西 戰爭遊戲開發商 三國之興漢封神 大秦:開局加入間諜網

佟正則側頭笑道,

“那可多!你想啊,咱們知縣老爺一年的官俸,到手才十二石米和二十七兩五錢銀子。”

“一家老小的吃喝用度,和官場上的人情往來都要從這麼一點兒官俸裡出,這怎麼可能夠用呢?當然是需要咱爹這樣的衙吏幫忙斂財才能勉強賙濟一二了。”

佟正釗問道,

“可既然咱們大明的所有縣官都只有這點兒微薄俸祿,那倘或所有的縣官都清廉儉持,那官老爺們不就不用為了人情交際而四處斂財了嗎?”

佟正則“嗐”了一聲,道,

“知縣老爺又不是隻能和同級別的知縣老爺交際,就算咱們萬年縣和長安縣的縣衙上下全部廉潔奉公,咱們知縣老爺也還是要花錢、花心思地去打點上官。”

“而且罷,這打點上官倒不是全然為了升遷,要是旁人都打點,唯獨咱們知縣老爺不打點,上邊人難免會以為咱們知縣老爺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到時候朝咱們縣扔一雙小鞋,你說咱們知縣老爺是穿還是不穿吶?”

“比如這回北方大旱,朝廷撥下來的賑濟糧本來就不夠分發,如果府裡就是扣著不給咱們縣裡,硬是說別的縣災情比咱們縣嚴重,你說咱們知縣老爺能申辯甚麼嗎?”

“就算申辯了,你說朝廷會聽咱們知縣老爺的解釋嗎?就算朝廷聽了,皇帝也信了,也難免會有人說咱們知縣老爺自私自利、不顧大局,這麼算下來,在人情上花費的這點兒銀子倒也不算太虧。”

佟正釗又疑惑道,

“那咱們知縣老爺都要巴結哪些上官呢?”

佟正則把手上的柴禾往灶臺裡一塞,站起來往已經燒熱的鍋裡澆油,

“多得數不完啊!比如每次外察,按祖制,咱們大明所有縣城的知縣老爺都要進京朝覲。”

“二哥你想啊,天下的縣官這麼多,皇帝怎麼可能一個個地把甚麼人在哪個縣當官記得清清楚楚?到頭來還不是要靠負責外察的京官來裁奪縣官的優劣好壞?”

“所以啊,每逢進京朝覲,各地縣官都要想方設法地蒐羅金銀財寶進奉京官,那這筆銀子,還不是要從縣裡的百姓身上出嗎?”

佟正釗問道,

“那知縣老爺去一次京城,咱們縣裡的百姓一般要出多少銀子?”

佟正則拿起筷子,把饃片的切面兩面蘸上事先備在碗裡的鹽水,再一片片地放入鍋中正燒得起泡的熱油裡,

“按照咱們縣之前的慣例,大概是三年中科派裡甲一里一兩,統共能收上來二百四十兩,有時還要僉派隨從、吹手和民壯這些徭役。”

“同時,為保證進京用度,還要向裡甲提前徵收紙、筆、墨、米、鯗肉、拜帖等物,一般光這一項,就可以徵收三十四、五石的米糧,一百四五十斤的鯗肉,其餘筆、墨、拜帖等物能收上千八百樣。”

“知縣老爺臨行前,各里甲還要向縣官饋送禮物,另外還有造朝覲冊用的造冊銀、跟隨皂吏用的工食銀,都得從縣裡的百姓身上出。”

“要沒咱爹勤勤懇懇地替歷任知縣老爺收錢徵糧,別的不提,單外察朝覲這一樣,就得讓咱們知縣老爺狠狠地脫一層皮!”

佟正釗在一股因熱油煎食而散發出的嫋嫋白煙中瞪大了眼,

“還有別的?”

佟正則拿筷子撥弄著油鍋裡的炸饃片兒道,

“再比如,每回縣衙遇到布政使司的分守道,或是按察使司的分巡道去下屬州縣出巡查盤之時,都要向這些官員的吏書饋贈吏書銀。”

“這些錢也都自裡甲,多則要送十一、二兩,少則也要送五、六兩,且這吏書銀由來已久,人人皆饋,儼然已成風氣,一般知縣老爺新官上任,都是入鄉隨俗,不敢怠慢。”

佟正釗嘆道,

“我猜這些吏書收了銀子,也不敢一人獨吞,或許這上官也需要下屬時常賄銀才能維持人情往來的基本開支。”

佟正則笑道,

“這倒不然,上官若須賄銀交際,直接發帖命令下屬縣官從縣中籌措便是,甚至連送銀上門都是指揮底下人去送。”

“這一項不定花銷在縣衙中還有一個特別的稱謂,叫作‘無礙官銀’,一般都是府官出面送給舉人、進士和歲貢生的人情,每到科舉之年,府衙還要為生員提供科舉路費和酒席銀,這些也都是從裡甲出。”

“還有每逢年節,縣衙都須得向府裡饋送禮物,這年節禮不但要送,還要送得面面俱到,連府衙裡的吏書都必須色色齊全。”

“咱們縣上任知縣老爺年前辭了官,這年節禮還是咱爹在一手打理,要是有哪個節日沒送,篤定一整個縣衙都要跟著被穿小鞋!”

佟正釗又嘆道,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