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進展,絕對不是一個人,能夠推動的。
每一個引動大事的人周邊,都有,一些重要的人物,這些人物在一開始原本非常的平凡,但是卻被運動時代潮流的大人物幅波動,他們這些人與普通人最大的不同,是他們身邊出現的機遇,而他們選擇了抓住機遇。
機遇的出現,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偶然,不過對於引動大事的人,卻是一個必然,但是如果他身邊沒有也可以引動大事的人的話,這些事情只是取了個頗波瀾,卻不會持續滾動下去。
這些滾動的石頭不但會跟別的石頭碰撞,就像一個桌球,如果一個球會碰另外一個球,導致另外一個石頭再去撞擊別的石頭,接連的滾動撞擊,最後這個球就可能掉進某個坑洞,決定了世間的一切。
也就是世間所說的事情已成定局,在這個時候,就會使改變人類生活的事情成為必然。
錢汝君來自於二十一世紀,雖然她也只是個普通的女孩,但是她的所作所為,卻必然會使這個世界的軌跡發生改變,因為錢汝君總是想要改變一切,變成錢汝君曾經熟悉的那個樣子。
而且,這是錢汝君不自覺的行為。
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大家一定會配合錢汝君,但是如果錢汝君不反對,每個人就會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圍繞在你身邊,看到了非常多的事情,這些事情或許是他們在大漢的生活裡面都不曾想過,或者是遇到過的,但是錢汝君會不自覺的表現出來,他們自然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反應,他們會衡量自己能做的事情,把錢汝君根本沒有注意到的事情,應用在大漢的這個世界。
就算是學堂的學生,他們也會做他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這些事情並不是錢汝君吩咐他們要去做的事情。
讓他們開始做這些事情最開始,有些是好的想法,有些或許不是,但是學堂的學生跟別人比較不同的一點是他們是個團體,不是個人。
他們在錢汝君身邊,可以觀察到錢汝君的每一個舉動。
錢汝君每一天都會帶著不同的學堂學生,在各個地方活動,大部分的情況之下,錢汝君已經對學堂島學生養成依賴的行為。
她不自覺的過著自己的日子,確把來自於後代的一些想法觀念吐露出來,並且她的行為都跟大漢的人民群眾,有非常大的不同。
對錢汝君,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在大漢人的眼裡,那可就不是了。
這些學堂的學生並不是看在眼裡,就不說出來,而是到學生島學生有機會開會的時候,他們會說出來,大家加以討論。
並認為有哪些事情值得人民去做的,如果是簡單的,他們就會馬上付諸實行,甚至告訴金麥城的一些人。
透過團體的力量,他們在這些不瞭解的事情上,犯錯的機率就少了很多。
他們跟金麥城的關系,其實是連帶著,因為學堂島學生一直認為金麥城因為他們都是錢汝君手中的力量,他們代表著金麥城手中的人,而金麥城負責生産所需要的各種物品,並且提供後備的人才。
聽到金麥公主傳達下命令,開始通知有資格的人來報名,準備繼續開設學生島學院,學堂島方面也興奮起來。
學堂島並不是沒有人,一直以來,雖然學堂島學生都是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但是他們的很多工作還是需要有人去做。
他們不能夠拿太多的時間,在課業以外的地方。
所以學堂島大概有五十個人,這些人年紀大概都比較大,準備在學堂島過老年生活,錢汝君當初有問過他們的意見,他們在學堂島人數很多的時候,一個個都因為有些傷心事,不願意留在大陸,但是等學堂島人走了之後,每天只能夠見到一些人,他們也開始寂寞起來。
他們不缺吃穿,因為金麥城一直有供應他們需要的東西。
他們提出要求,沒有不供給的,甚至金麥城管理當局覺得他們沒有要求,但是金麥城,認為他們生活可能需要的,也都會送過來。
在一個沒有人的島上生活,非常寂寞,他們雖然在島上整理,每天都非常的忙碌維持島上建築物,還有物品的完整,但是沒有人來享用,沒有人制造他們的麻煩,每天孤獨的生活在那裡,就是最喜歡獨處的人也會瘋掉。
所以看到學堂島將迎接更多的學生進來,一個個都非常開心,當然,他們也很關心老學生的下落。
知道他們可能會回來教導這些學堂島新學生,他們都非常的興奮。
叨唸著跟誰誰的關系比較好,誰回來之後要幫她準備一個禮物。
人與人在一起,就會發生一些故事,有的故事讓人想要遺忘,但是有些故事會讓人不時的回味。
學堂島學生就像是他們的兒女,兒女長大了,出社會,或許可以忘記父母,但是父母是不可能放棄他的兒女的。
除非他擁有的兒女太多了,他才會挑一兩個關心。
當錢汝君把學堂島學生要求的五百人帶回來之後,分別許久的學生們很是熱鬧了一會,但是得知他們的工作知道,這個工作非常具有時效性,他們收拾自己的心情,他們馬上就在瞭解狀況的學堂島學生的分析之下,知道了自己應該要做什麼事情。開始進行他們的工作。
這一次,他們說要進行的是一場武力活動,說到武力活動,自從槍支彈藥出現之後,他們知道這是最有效率的工具。
然而學堂島學生卻不能夠在人們的面前使用,除非他們準備把知道他們使用的人全部滅殺掉。
理由很簡單因為錢汝君當初恐嚇皇帝的時候,為了不製造更多的槍支彈藥來汙染環境,所以限制了一定的數量。
並且告訴皇帝,如果超出這些數量,一般的軍隊可能沒有辦法制服他們,而這些槍支彈藥對皇帝本身也是一種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