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認為交通署的人絕對不敢去動管陶長公主。
這樣政治鬥爭他們見多了。
如果本來是官與民爭,他們就要把它變成官與權貴爭,到時候他們就能夠置身其外。
等最後的結果出來。
如果輸了,他們就繳稅,畢竟他們要在大漢的屋簷下生活,大漢的法規他們不能不遵守。
之後研究的方向,就要變成逃稅漏稅。
對於商人一定會找靠山的事情,皇帝本身也知道,甚至館陶長公主會被找上,皇帝本身也知道,但是他疼女兒也是出明的,在宣佈商稅前,也把館陶長公主叫過來,唸了幾句,但是館陶長公主一撒嬌,皇帝就沒轍了。
皇帝劉恆反而寄望他的手下能夠對她女兒施以重手。
畢竟在他看來,說館陶長公主的商稅,只關繫到館陶長公主的錢袋子,沒有關繫到她本身。
至於該怎麼做,那就交給手下人傷腦筋,不是皇帝本身該關心的。
困難的事推給別人做,是人的本能。
錢汝君遇到困難的事情也是如此,她會把這些工作推給學堂島學生。
學堂島學生會把這些事情,輕輕鬆鬆的解決。
似乎學堂島學生裡面沒有一個人的性格像錢汝君這麼懦弱,或許錢汝君給他們的考驗把他們的個性磨礪的非常的堅強。
而不斷逃避的錢汝君,卻是越逃避越脆弱。
但是錢汝君有最高大招洗腦,要不然,她還真的不用活了。
錢汝君想做一些事情,有利於國計民生,但是如果沒有學堂島學生存在,這些想法也僅僅會存在錢汝君的腦海,錢汝君不會付諸實行。
學堂島學生不只是能幹的人才,同時也是最忠心的人。
洗腦的效用非常強效強大,錢汝君可以專心的相信學堂島學生,不用去懷疑他們。
可是對皇帝來說,想要找到一個相信的人非常的困難,在他那一個位置,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跟他耍心計。
在皇帝身邊的環境,就不容易存活一個單純人。
長久處在這個環境,皇帝其實日子非常的難過。要不是能夠享受到權力的甜美,估計皇帝本身也早就瘋了。
皇帝可以給很多人心目中,想要的東西,權利、錢財,有很多人都知道,掌握了朝廷的官職就會滾滾的沖到他的口袋來。
但是這些東西往往會引來更複雜的事情,何況就是一個大熔爐,想要進到這個地方來,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力多少的問題。
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之下,每個人都想替自己人,多拿一點位置。
因為想要得到,所以就會開始動用自己的腦子,想辦法獲得更多。
有的好處被皇帝得到了,但是更多的好處卻被下方的官員得到從裡面得到。
他們被別人賄賂的好處,結果這些好處本來是皇帝才能夠給予的,這對一般人拿到了。
最主要是皇帝本身不可能管這麼多事情,所以皇帝只好把事情分給別人做,權力分出去,就會産生新的權力結構,皇帝還是能夠,掌握一些官職,但是更多時候人們想要這些官職的時候,卻不會跟皇帝討要,而會跟他手下討要。
人們就能夠收取相應的好處。
每個人都有處事的手段,手段好的人能夠掌控的人就比較多,那麼他們的權力就不會分散,手段不好的人能掌控自己就已經很不錯了。
讓別人沒有想要把他的皇帝的位置拿掉,就是他的最大成功。
但即使是手段最好的人,能夠穩當的掌控的人數也不過是三百人,這三百人還不見得是能用的人才。
因為這三百人大部分是他周邊的人,尤其是日日可以見到的,這樣很多人就只是宦官,而且這些宦官還是平常的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