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盼發表了願意宣告,但是錢汝君就面臨著必須讓鄒盼繼續學業的選擇,還是必須把鄒盼帶去遙遠的地方開始作研究料理。
鄒盼卻回應說:“我想要到適合的地方來發展,我會特別挑選公主會去的地方,像是長安,這樣的地方來發展自己的燒烤店。
不過什麼東西都不能夠一觸而就,我們還是必須把金麥城的燒烤店設立成功之後,再沿著鐵道部門延伸出去,以後金麥城也要發展交通設施,跟附近的地方連線起來,那麼這些普通的交通設施,我會觀察是否有適合的地點來開設。
畢竟,如果沒有適合的食材,我就開設這樣的店鋪,會造成大麻煩。
烤肉必須要固定食材,或者是這個烤肉店,必須由金麥城提供肉品,但是長距離的提供肉品,那麼那個地方的肉品估計不會跟金麥城一樣。”
有了錢汝君的意見之後,其實鄒盼也開始思考什麼樣才能夠最節省麻煩,而且他認為,如果只會烤肉,其實對一個廚師還是不夠的,當然烤肉一個專案的確能夠開設一個店,只專賣烤肉一個東西,頂多再加一個湯品或者其它的調料,讓這個地方從小吃的活動地,帶起外食習慣。
在鄒盼的觀察中,他發現小吃能夠賺到錢,其實比開酒樓都來得多。
因為願意進入夜市小吃去吃的人比進酒樓吃的人還來得多。
雖然去酒樓的人,可以讓酒樓賺到跟多的錢,但是酒樓為了賺到更多的錢,他投資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
雖然錢汝君願意幫鄒盼投資,但是鄒盼還是不想要花太多的錢。
所以鄒盼覺得,最好的方法,還是他走小吃店路線。
但是在未來,鄒盼還是想要有一個正式的廚師身份,所以他想要進金麥城的廚藝學校,繼續學習,沒有了錢汝君的幫忙,估計鄒盼就沒有老師專門對他教學。
所以鄒盼想要錢汝君讓他能夠專心學習,並且專心經營燒烤店。
專心在兩樣事情的時候,他的進步速度一定會夠快的。
鄒盼覺得他有當廚師的天分,因為他從烤肉的過程之中就發現其實他的舌頭非常的靈敏,能夠分辨味道,而且他的手能夠掌控味道,掌控熟度。
在這兩個條件之下,其實鄒盼比別人別的廚師更有優勢,或許他會成為大漢最偉大的廚師。
一個人體能夠把店開設到更遠的地方,成為鄒盼的新目標。
錢汝君提到,希望鄒盼到南方去開設。
南方的漢人都不多烤肉的消費能力有多少都是一個問題。
因為錢汝君在金麥城的經濟學裡面也說過,如果一個地方沒有足夠的糧食消費能力的話,這樣這個地方的商店是沒有辦法發展起來的。
所以他認為跟著商稅的腳步,還有交通建設的腳步,不斷的開展才是最好的方法。
商稅,按道理來說是會暫時減低消費能力,但是有了商稅,有了交通的發展之後,更多的人確有消費的能力,與飲食的消費來說,一個人能吃的東西是有限的,有越多的人能夠投入吃東西的行列,才能夠讓他賺到更多的錢。
由於錢汝君提供鄒盼新的目標,鄒盼在腦海中重新規劃他的方向,眼睛也越來越亮。
錢汝君發現她說的話,每次在實踐的過程之中,總是會有所偏頗,即使是最後達成的時候,也跟她原本的想象不一樣。
現在都還沒有達成,錢汝君就能夠感受到未來這個實踐的方向會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
不過如果是放在她自己手上,她自己去做,其實,方向也會是不同的,因為想象的是原本的規劃,但是實際上會碰到各種難處,在碰到難處的時候,改變才是達到成功之路唯一的可能性。
只能寄望最後成功的路線,跟錢汝君想象能夠相近一點,要不然如果落差太大,或許甚至跟自己的想象完全相反,那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