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成為大國之民,一般來說也不會過得太差,除非他們能夠生活的比大漢更好。
新加坡雖然都是華人生活卻比全世界大部分的地方要來得好,並且為自己的國度覺得驕傲,雖然它的國土非常的小,象一顆明珠。
成立軍隊這種大事,從來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決定的。
所以皇帝劉恆吩咐下去之後,錢汝君就必須去尋找實際運作的相關官員。
她去見相關的官員,要跟他們要一些合適的兵員。
一般來說,兵員不會有選擇的權利。
分給你什麼兵,你就必須用什麼兵。
但是錢汝君跟皇帝劉恆說,她要的兵跟其他大漢選兵的條件,就不用去浪費那些高水準的兵源了。
錢汝君必須親自下去挑選。
而且她身邊可沒有帶來幫她的人,頂多從長安調一些能幫忙的人過來。
至於皇帝劉恆也覺得現在錢汝君可以全力信賴。
錢汝君大概是這個世界最沒有反心的人。
即使她嫁給薄慶,但是她更在意的是無所謂的感情。
國家更進步,現在是錢汝君的目標。
她似乎對大漢的強大,有一種難以企求的目標。
何況錢汝君現在還沒有小孩。
在一般身女性還沒有小孩之前,她的關愛物件不是丈夫就是公婆,沒有出嫁的時候,就會是父母。
但是錢汝君很明顯沒有這種跡象。
往自己的小孩身上的心思,其實是比較單純的。
以往錢汝君的心思在皇帝身上,那麼在沒有小孩的狀況之下,或者是在小孩的利益跟皇帝沒有相背道而馳的時候,其實利益是一致的。
因為皇帝不是一個好差事。如果他希望孩子幸福快樂,應該不會希望孩子成為皇帝。
何況,朝廷可以給她尊貴的生活。
一般來說,如果大漢更為強大,統治更大的地方,或許錢汝君的小孩還能夠分封到一塊比較大的地方。
來到大司馬大將軍管轄的地方,得到皇帝的命令之後,大司馬也沒有太多的留難,一隻文書就給錢汝君。
現在不用竹簡,對他們來說,開文書簡易多了。
雖然說大漢有很多的兵,但是某個地方的兵往往成為關內侯私底下掌控的軍隊,很多地方,好用的兵,甚至會讓他們成為職業的,成為靠當兵度日的職業兵。
然後又更多人能夠交錢,不用當兵。
而這些人往往是忠於某一個軍中領導。
因為皇帝不可能真正統兵,所以統兵的人必定是某個權貴嗯,某個權貴如果能夠打仗勝仗的話,他們的未來才有出路。
所以當兵的人也必須選擇可以依附但是不管怎麼選擇,皇帝是他們最後的精神堡壘,但是在精神堡壘之前,他們必須有夠給他們實際利益的領袖。
因為沒有了實際利益,他們很可能在戰場會因為無緣無故的關系就死了。
良將往往能夠選到對他忠心的老兵。
畢竟要死的要死的有代價。
對士兵比較良好的人,往往能夠得到比較多士兵的追隨。
所以向錢汝君這樣沒有士兵底盤的人,按理來說他去選兵的時候會非常的困難,就算他選到對方,也可能用各種方式逃脫她的選擇。
畢竟所以錢汝君能夠選擇的兵,只有服勞役的兵額,真正服勞役的兵。往往不如那些職業軍人。
當然職業軍人也有很多不適用的,因為它們已經成為老油條,老油條,往往在戰場上會逃避一些應該盡的責任,該往前沖,他沖的比別人慢,該往後退,他退得比別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