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樣的工作非常的無趣,並且非常的機械化。
但是錢汝君卻覺得他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於是,雖然是機械化的事情,錢汝君卻樂此不彼。
只是錢汝君,卻讓底下的平民百姓,看到了更多天空閃現的人影。
錢汝君在工作中,卻忘記把自己的外表,換很多的模樣。
天空出現不明物體的事情,慢慢的被報到朝廷中央去。
屬於長安城中央塔區和金麥城的人卻從這份報告,慢慢得到一種感覺,錢汝君似乎回來了,並且在做什麼事。
於是她們開始跟錢汝君聯絡,錢汝君也切切實實的告訴他們,她正在做什麼事情。
飛在天空中,觀察水文地理,他們是沒有辦法取代錢汝君的工作,但是錢汝君想要調查的事情有很多,並不是在天空就能夠做到。
地上的觀察也非常的重要。
錢汝君知道水文的流向,而他們卻能夠從地表感覺上地勢的起伏變化,經過的李冰,曾經做過都江堰這樣的水利工程,所以對於引水灌溉的事情,大部分的人都有一種概念,就算沒有見過,也聽過李冰治水的故事。
所以他們知道錢汝君想要調查的事情,就是想要做出水圳灌溉大地,如果錢汝君做出來的水圳範圍越大,耗費就會越大,但是獲得的田地將會越多,只不過這些事情本來應該是朝廷的事情啊,朝廷獲得了這些土地之後,就會開始分配給人民。
對人民百姓來說,他們不去開闢新的一個原因,其實就是水文的問題,這些沒有被開闢成田地的地方,這個時代都是隨時會發生洪患的,不只是野獸存在的問題。
想要讓水等合理的分散流到流到每一個地方,並且穩固水流不能讓更高的水流,順便流到水圳裡面去,而必須讓水可以排出去。
對這個時代的水圳來說,所有的排水原理都是順從大自然的力量,也是最省時省力,並且不用耗費人為的力量。
但是想要做到不利用人為的力量,其實就必須有很多的巧思和設計,每一個水道或許都會是不同的水利設計。
錢汝君知道,如果這件事情只有它存在,估計沒有辦法完成,但是他培養出了學堂島學生,每一個在這一方面,多多少少有些概念,以他們的智慧,想要研究一出每一個河道的最合理設計,或許可以做到,不過也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
學堂島學生的出現,原本是錢汝君的一種自私的想法,想要逃離大漢到各個地方去旅遊,但是又怕自己沒有辦法應付外界的壓力,所以才帶著一群人跟她一起走。
她最後為了訓練學堂島學生的各種能力,開闢了很多的課程,讓學堂島學生去學習,學堂島不負所望,幾乎她不管出什麼難題,學堂島學生都能夠交出完美的成績單,因為錢汝君從來不會教一個人來做一件事情,總是叫做一群人一起做事,一群人對學堂島學生來說,就是智慧的累加。
他知道治理水患這種事情,對於學堂島學生,或許不是太過陌生,就算她以前不曾提到過治水的問題,大部分的有才之士都會研究一下,她相信學堂島學生應該有一部分人重在研究水患的問題,因為他們知道,公主是一個對大漢所有的事情都感到興趣的,那麼他們就必須在每一個專業都出人才。
錢汝君有二十一世紀的記憶,大概知道哪個地方有什麼大河流,用河水來灌溉這些大河流的主流不是最好的,而是河流的支流,又能夠把它的支流引水。
為了完成任務,錢汝君可不能夠慢慢飛,錢汝君的速度加快了,在她全力的努力之下,她把長江以北的主要河流,多半分析一遍,尤其在後世被充分開發為農田,大漢時代應該是有河流能水可以引水灌溉。
錢汝君治水這句話散發給沿途的學堂島學生。
學堂島學生正在往學堂島聚集,錢汝君的召集,開始分別前往他們指定的地點,他們知道這下子見到公主,進入學堂村的機會又變少了。
幸好他們已經對這樣的事情習慣了,任勞任怨的做事他們知道,只要他們好好做事,或遲或早,錢汝君會給學堂島學生一個回報。
錢汝君知道,治水對於學堂的學生是一個陌生的事情,所以錢汝君並沒有讓學堂島學生分開來,一群學生到一個地方和另外一群學生,錢汝君到時候再去見他們。
這是他們的第一次治水,所以群體的力量很重要,群體是以五十個人為單位,學堂島學生來說,五十個人足以讓他們找到屬於水利治理班的人。
就算沒有,也不打緊,因為他們會想出辦法解決事情,所有的學問都是從實際出發,不過有錢人的方法讓人們可以少走幾個彎路,但水利治理方面,他們要懂得基本的水利原理。
對於這方面,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基本的瞭解,有了基本的瞭解,再去看現實的狀況,加以分析,會比一些完全沒有基礎的人,更為簡單的看破一切的道理。
錢汝君並沒有事先到指定的地點去他們,而是在那個地方留下一些的資料要他們研究,錢汝君還是繼續在這個地方來回撥查研究,並且繪制各種水文圖,因為這幾個工作只有她能夠做,沒有人可以取代她,所以錢汝君做得非常的認真。
讓她覺得學堂島學生差不多已經集合完畢的時候,出現在學堂的學生面前,並且把他們收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