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間積分又在空間裡兌換了一片雪地,有了這一片雪地,錢汝君終於有能藏的地方,經過冷藏之後的食品,錢汝君吃起來也就沒有這麼別扭了。
或許錢汝君受現代生活的影響太大,如果超越現代生活的時候,她都會有很多的思考慣性,這些思考慣性會使他的情緒變得好或者是不好,這是錢汝君也沒有辦法改變的。
也許是因為上古的人需要記的東西不多,所以他們的記憶力其實比你想象的都好,尤其是這些神神怪怪的東西,往往能夠讓他們記很久。
錢汝君相信有這一段時間,估計就能讓他們維持非常久的記憶,直到他們把日光城新建完工。
前期幾乎在拆,但是越拆他們學習到的東西越多,到了後期基本上已經不需要這麼逐步的指點,只要告訴他們要做什麼,他們就能夠做什麼了,這是他們的磨合時期,急不來。
在路上,錢汝君看到一個小女孩單獨的在覓食中,她覓食的方式,不是跟動物們展開打打殺殺的活動,而是在樹上尋找可以吃的東西,看她非常伶俐的跑到山裡面去,有時候看到肉食動物出現的時候,就會一口氣二十秒內跑到樹上。
但是在女孩的身邊一直都沒有出現更為成年的物體。
錢汝君這段時間在學堂島的學生的教導之下,總算懂了當地話,在這個地方生活,如果聽不懂當地的話,不知道他們背後在她面前說些什麼,對學錢汝君來說也是非常別扭。
如果不是想要學懂當地的話,錢汝君還不會在日光城忍這麼久,無聊的日子,畢竟有學習,她就有事情做,所以日子還是算非常好過。
每天,學習一下地方語言,喝喝茶,聊聊天,順便在外面散散步,運動一下,順便訓練自己的語言能力。
那就是錢汝君這段日子以來的生活方式,至於水手,她早就交給學堂島學生去安排,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甚至她這段時間以來都沒有看到水手的存在。
估計已經被派出去別的地方搜尋,有沒有可以利用的人。
人口的聚集,在後世工業化時代來說是比較方便的,方便管理,方便做公共設施,公共設施也比較不會有浪費的跡象,畢竟一條路使用的人多了,平均成本就低了。只要是做好事先的規劃就不會事後增加建路的成本。
但是在這個時代,想要形成一個人口聚集地帶,並且讓人脫離農業生活的話,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解決糧食問題。
如果這個地方沒有足夠的剩餘糧食的話,對於脫離農業生活的人是一大考驗。
因為他們隨時就會,因為沒有糧食,必須發動戰爭來獲取糧食。
這樣這一個城池在這個地方就會成為一個征伐者會受到大家的討厭,而不是歡迎。
那地方雖然果樹非常的密集,到處都可以摘果子吃,但是再怎麼樣,土地利用程度也是比較低密度的,果子再怎麼多也沒有人類開墾的糧食的提供的糧食量聚集的多。
所以當這個城市越大,需要聚集的糧食越多的時候,對交通的需求,對糧食開墾的需求就形成了。
但是學堂島學生這一段時間以來,似乎沒有看到他們在負責耕作。
只是帶著大家不斷的新建各種工程,並且聚集人口。
後來錢汝君實在忍不住了,問學堂的學生才問出,原來他們第一年是不準備耕作。
不過他們對糧食需求的注意是注意到了,甚至他們這段時間非常努力的造船,並且派水手們帶著人出去,讓他們去各個地方收集糧食,他們希望這一個階段盡量的集中精力在新建城市上面,第二階段才是他們開始做糧食生産。
他知道要研究好,怎麼樣讓這個地方的糧食能夠生産起來,跟大漢不會是一樣的。
而且他也不能夠把大漢的耕作方式是用在這個地方。
當然,土地施肥的方式,在經過錢汝君的認可之後,有一部分的方法可以適用在這個地方。
婆羅洲有一個好處,就是此地隨時可以耕作。成長速度還非常的快。
是最大的問題,是這個地方的人非常不習慣在勞動和工作上面,他們的習慣是比較難散的同樣的方法。
如果是他們來做的話,他們就會用懶散的方式來耕作,所以同樣的土地面積能夠生産的糧食,雖然好像跟大漢的糧食生産量差不多,但是事實上,這個地方的糧食生産量其實可以在翻倍的甚至依照錢汝君的說法,大漢糧食生産量其實是非常的低。
在努力合理的耕作之下,婆羅洲增加幾十倍都不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