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錢汝君跟他們說過,想要她保佑,這個地方就必須發揮他們的誠心,所以很多人就開始想起,怎麼樣才能夠讓錢汝君覺得他們誠心滿滿呢!
他們發現,必須丟棄祖靈信仰。
丟棄祖靈信仰,並不是讓他們丟棄自己的祖先,所以雖然排斥,但是沒有引起絕對的紛爭。
即使是倡導保持祖靈信仰的人都沒有辦法說錢汝君的壞話。
錢汝君出動了一次,剩下的時間就讓他們進行交流。
其實沒有戰鬥準備的時候,人和人之間很容易和諧交流,彼此保持著善意,而且沒有絕對的紛爭的時候,其實很容易相處。
尤其是願意各退一步的時候,相處起來更是沒有問題。
對於布農族耕作的情形,他們給了一些建議,至於他們聽不聽得進去,其實他們自己也不在乎。
因為他們只是把自己耕作的方式跟別人交流,這也是錢汝君一直要求他們的。
對於農業分享,不要過於保守,因為他們擁有更好的種子。
島上的人,也算是自己人。
但是如果讓別人能夠種出更多的糧食,這個世界將能夠養出更多的人口,大漢在目前為止還需要更多的人口來佔領更多的荒地。
如果這些荒地沒有更多的人口占領,很可能就會被別的種族,跟生更多的孩子的人來佔領。
這個世界人多和人少還是有差別的,人多的種族,就有權力,也有可能去佔領更多的地方,所以人口競賽的上。
漢人不能夠退讓。
對於錢汝君的說法,他們不是很懂,但是金麥城的人普遍不願意生太多小孩,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小孩是很有壓力的,對他們來說,小孩是人口,不是人手,必須養到足夠大的時候,才能夠替他們賺很多錢,但是這之前都是投資,都是成本,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儲備金額。
他們算過,如果在金麥城養孩子,最少也得花去他們所有錢的三分之一。
如果是這樣,養一個還養得起,養兩個就非常費神,兩三個就不用吃飯了。
雖然金麥城對於養三個小孩的合理家庭,一些補助,但是這些補助都要看你養小孩的方式是不是符合金麥城的模式。
有很多人畢竟不喜歡養小孩,還要金麥城的官方人員來關注。
也最可怕的是,如果你養小孩最後不符合金麥城的要求,金麥城不願付這筆錢,小孩又不能送回女人的肚子。
生了就生了,就得養,就得照顧,如果想要依照金麥城的方式來照顧的話就沒有錢吃飯,除非搬離金麥城。
金麥城模式現在成為大漢非常關注的焦點,很多人都在觀察金麥城的模式,這麼不同於大漢的方法。
最後究竟會走到什麼地步,不過他們發現,金麥城模式讓金麥城的人越來越有錢。
而更多的人受到吸引,回到金麥城去,但是因為他們沒有金麥城的基本素質,往往需要費力的追求。
對於新到金麥城的人,他們一享受到金麥城的公共服務,就再也不想要離開金麥城,就算他們過的日子比金麥城人還差了一點,但是他們在金麥城發覺到一點,只要他們努力,就可以提升生活的品質。
這種努力不只是在賺錢方面,還必須在他們的讀書識字方面。
但是隻要努力就可以提升,在大漢很多時候都辦不到。
只要他們讀書時是達標,得到金麥城的認定,就有機會成為金麥城民享受金麥城的更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