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如果沒事,我到學堂校園各處晃晃看看,還有沒有什麼需要查缺補一的。”
錢汝君決定結束與學堂長的交談。
“你擔心我有事情會做不好?”
學堂長卻開口抱怨。
“我不擔心妳,一定會做到你最好的,但是事情用不同的角度看,總是會發現不同需求,而我的眼光跟大漢人民的眼光有非常大的差別,而且我能想到的東西也比大漢人民能夠想到的多,這你不能否認。”
錢汝君嘆口氣,解釋道。
有時候只有言語才能把妳心中的想法,還有作為,清楚的表達出來。
“的確,光是宿舍大樓的建設就超乎我的想象。
妳竟然能夠想到高層樓,並且製作電梯這種東西。
甚至讓水透過一種叫馬達的東西運到上面去,再從上面自然流下來,而産生了一種東西叫自來水。
這是很多人都想要觀察研究的,也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模仿。
可是他們模仿的時候,沒有辦法把水輸送到高層樓,因為中就有一個點,他們沒有辦法模仿到。人力有時而限。謹憑借人力,做不到馬達能做到的事。”
學堂長嘆口氣道。不只一個人,來到她面前,談這個問題。
“我想你說的應該是我做出來的馬達這種東西。
這種東西其實是一種動力,但是我不能夠詳細解釋,詳細解釋會帶給大漢人太多的沖擊。
大漢人雖然不多,但我總覺得讓大家腳步踏的太快,有些落後的人,就更沒有機會追上前者的腳步,會讓有錢人變得更有錢,沒錢人變得更沒錢。”
錢汝君深深記得地理課本對綠色革命的看法。
“我覺得你說的這種東西,讓我想到是不是這個東西能夠代替人,去做很多事情,而會取代人力。”
“學堂長的眼光果然超乎一般人,不愧我把你拉來作為學堂長。”
“你怕有工作的人,會變成沒工作,其實我大漢朝如果一個人能夠生産更多的東西,是不是就代表每一個人能夠享受的東西就變多了。”
學堂長一直很想說這句話,終於還是說出口了。
“妳這麼說好像也有一點道理。”
錢汝君真的聽進去了,因為以往她總是想大漢朝不應該改變,而動力會讓人們失去工作。
在大漢,工作本身就不好找。
店鋪的間書不夠多,人才市場不是很發達。很多人寧願買奴隸來做同樣的事情。
讓這些人失去工作,服務業又還沒有發達起來,這些人怎麼辦呢?
但是她似乎忽略了一點。
當每一個人生産的量變多,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其實會提高啊!
當這些價值提高的時候,人們就能夠用這些價值去購買服務。
於是服務業就會跟著興起,同時一個人在這個過程裡面就可以享受更多的東西。買到更多的糧食。
而不像現在每一個人的生産量非常的少,連吃飽肚子的可能性都沒有辦法達到百分之百。
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能夠吃飽肚子,當生産量提高之後,種田的人就不需要這麼多。吃飽肚子的人也會變多。
錢汝君知道,吃飽肚子的人永遠不會到達百分之百。
有百分之九十吃飽肚子的人,已經很不錯了。
在以前,錢汝君想到的是當不需要這麼多種田的人的時候,這些人可以去新的土地開闢種田。
只是大漢開闢一個新田地不是那麼簡單。
如果沒有辦法開闢種田,那麼他們就會失去勞動的機會,失去勞動的機會,也就代表他們會餓肚子,最後會餓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