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汝君的意見只是個初步建議,還不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性工程。
現在在空間裡,每過五天,錢汝君就會把學生聚集起來開會,這個會議的目的最主要是解決困難,不管是任何人發生任何事,如果有需要,解決的都可以提出來。
當然,如果沒有任何事情需要解決,那就就地解散。
開會的地點,基本上是在一個大平原,有很多石頭椅子,木頭椅子,大家隨地就坐。
這個地點就在學堂村裡面,的中央,所以回去也不會花太多時間,基本上,為了不拖延大家的時間,大家集合都非常準時。
學堂村裡有一個大鐘,鐘聲一響一分鐘內大家都會集合完畢。
當然錢汝君有特別的許可權可以敲響這個鐘,只要她敲響了鐘聲。
所有人不管是在睡覺,還是在做其他的事,甚至在練武可能走火入魔,都會讓自己停下自己的工作,迅速集合。
在他們看來,這種集合比他們固定時間的集合還更重要,因為錢汝君知道這點,所以她不會隨便利用這個許可權。
反正她在空間外,一過就是十天。等於空間裡一天都要開兩次會。
剛才被叫出去工作的學生有時候就不能參加這個開會,但是有人沒有辦法參加開會,都會指定人來告訴他們開會的內容,當然如果開會沒有特別決議,也就不需要了。
錢汝君算準時間進到空間裡面,很快的召開會議,把這個建議跟大家說,大家立刻全體開會,把這個工程完善起來。
原本錢汝君覺得是問題的地方,開會的學生們根本不覺得是問題,很快的提出解決方案。
並不是說錢汝君太笨。因為在錢汝君提出這個方案之前,學生也沒有統一的想法,也找不到具體的方案。
錢汝君提出了幾個建議之後,根據這個幾個建議學生能夠很快根據建議,拾遺補缺,把整個工程隊骨架,甚至是肉建立起來。
有骨有肉,就能交給外面還在忙活的柳善軒開始開工了。
錢汝君也算安心下來。
不過由於這是大漢第一次出現高空水塔,而且陶管的硬度也必須要監控,甚至陶管連線的問題也是第一次嘗試,所以錢汝君還是必須在旁邊看的,並且適時的提出幫助,因為有些原物料及時空間是可以換取的!
只不過,她能夠換取的原物料比較特殊,都是大漢時期能夠擁有的,如果大漢沒有,其實她是沒有辦法換取的,比如說她之前曾經在,衛滿朝鮮換取過石頭,都是因為這個石頭在大漢事情就有了。
所以原物料基本上對錢汝君來說不是問題,但是工業製造的産品就是很大的問題,因為在這個時代,還有很多東西沒有辦法制造出來。
在錢汝君的想象裡的東西大部分都是不存在的。
錢汝君,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它製造出來而製造出來。
當然,以錢汝君的科學研究能力要能夠研究出來沒花個三五年是不可能的。
所以最方便的方法還是跟電紙書換知識。
透過學生的討論,錢汝君才知道具體要些什麼東西,要些什麼數量,有哪些可能現在沒有的,需要學生研究解決,哪些可以使實際換來的。
其實錢汝君算過,空間裡積分臺兌換東西給的價錢其實都很實在,運費頂多加一點點,但是沒有加很多。
所以如果這個東西生産的地點是在關中以外的地方,那麼還不如跟空間裡面換,否則經過長途運輸人吃馬喝的結果可能消費更大。
要知道,在洛陽以西的軌道交通是,館陶長公主控管的,但是館陶長公主到現在可還沒有實踐自動化,還是有馬來拉車,雖然有了軌道減低馬的壓力,但是速度和穩定度,還是不然江婉兒的軌道交通。
至於安全問題,館陶長公主做的還好,她發現治安問題之後,直接跟皇帝訴苦,皇帝就給她安排了軍隊專門負責安全。
在皇帝看起來,交通問題都安全性很重要,因為這條命脈,同時也負責軍事運輸。
但是他也感嘆錢汝君所負責的軌道交通路段,安全問題就不需要找他負責,他們自己就能夠解決了!
而且據說,錢汝君的軌道交通還能夠日日更新。而且,不想館陶長公主一樣時常跟他要錢。
相反的,皇帝手上的錢,都是錢汝君給的。
佔了百分之八十。
這個數字的確恐怖。
但是皇帝經過計算,如果有他們來經營,做好的狀況,只是打平,不會賺錢,而且生産力度還會下降。
這也算皇帝有自知之明。
為了不失去這個財源,皇帝只好容許錢汝君繼續經營下去。不去插手。
但是皇帝也警覺到,錢汝君的事業,就算他想插手,也不容易了。
除非錢汝君主動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