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概蜜蜂蚯蚓可以進去,但是小雞不能進去,或者是比小雞更大的動物不能進去吧!這一定有科學的道理存在。”
“我看你每次拜拜祈禱的時候最虔誠,但是嘴巴裡最喜歡說科學。”
“公主不是說他教給我們的東西叫做科學嗎?我們信仰科學不就是信仰公主,所以我信仰上帝,信仰公主。”
“好了,你們不要在這裡拍馬屁了,要準備下船了。”錢汝君在旁邊聽不下去了,馬上把他們趕下船去。
“可是公主,你要一個人留在城外嗎?要不要我們陪著你。”
“不是,還有這一百多個人陪著我?”
錢汝君發現果然經過幾個月的分離,這些人之間其實已經産生隔閡。
這個隔閡,不只是因為他們太久沒有相見,而是船上的這批人發現了他的同學進步太快了,相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天翻地覆。
錢汝君必須安撫這些人,而且必須帶他們進空間裡活動活動。
至少屬於他們的住屋必須蓋起來。
錢汝君把長白行一群人送進了驪城之後,回到船上,直接把船隻收起來,把所有的人帶進空間裡面去。
這段時間,她必須給他們一點補償,給他們補償,除了多學習之外,就是要給他們更多的靈水。
感受到錢汝君對他們的關愛,他們的心情才漸漸平複下來,開始跟他們訴說,他們往南行走,經過的事情。
“我們沿著海島南下,發現了六七個適於耕作的海島,我們回到金麥城其實招不不到人,所以就在,沿著軌道交通,到鄉下去找人。”
“鄉下還是有比較多的窮人,沒有自己的土地,聽說可以有自己的土地,根本也不管,戶籍,法律或者是其他事情,他們只想找到自己的一塊地,所以就跟著我們走了。”
關於海上會發生危險的事情,他們根本不在意,因為這個時代能夠坐船到這麼遙遠的海島的人其實並不多,甚至海盜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所以災害只有天然災害,或者是內部的人為災害。
比較大的問題是,怎麼樣讓他們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能夠充足。
其實在日常生活上,大漢農民早就習慣自己知足,會自己做所有自己能夠生活需要的東西,但是有關於書籍或是其他工業産品就不是他們能力所能夠到達的。
錢汝君是希望,她轄下的所有人民都讀過書。
比較困擾的是讀過書的人心就會開,因為他有機會由書本,接觸到更大的世界,於是就容易産生不滿足省會,想要到處去看看,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海島就無法容納這些人。
錢汝君開始思考,為什麼這個時代會實施愚民政策,其實不只是因為沒有錢給人民做義務教育,還有,這樣的管理,其實是比較方便管理的。
因為官方說什麼,百姓也只能相信什麼,因為他沒有辦法透過文字,去接觸更廣大的世界。
即使到了絡時代,懂得文字的人還是比不懂文字的人能夠接觸到更多的世界,不懂文字的人只能透過別人的講述去了解一些事情。
不能透過自己的能力去擴充套件他的生活空間。
而且教人識字其實是會增加成本的,錢汝君需要讓人們試字嗎?
最後錢汝君還是決定讓人民懂得文字跟算術,這些是最基本的東西。
後代的人發現,大部分人懂得東西,其實是沒有辦法讓他得到比別人更好的工作的,但是可以改善生活。
靈氣的效果,能夠補足他們,每天吃的食物所造成的差別,但是學習的東西還是需要時間去彌補的。
在一起,也是培養感情的重要手段,即使再好的朋友也離了,其實感情就慢慢變淡了。
除非有什麼特別堅固的念頭將他們綁在一起。
錢汝君想到以前小時候的同伴,好像也很久沒有聯絡了,除了胡茬還在身邊之外,其他的人,她連人的長相都不太記得起來。
錢汝君本來就是臉盲了。
她第一個同伴,好像就叫顧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