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對於炒菜或者炒肉到底有多少就又開始吵起來了。
但他們不管是猜測多還是猜測少,估計出來的數值都不會太多,所以他們的腳步就不自覺的加快。
他們猜去晚了,可能就沒有炒食可以吃了。
相對於烤制的食品,他們對於炒菜炒肉期待值高出出許多,畢竟以前沒吃過,吃了之後還能夠回來炫耀。
其實,他們跟學生之家,存在許多觀念上的差異。
這群學生在進入錢汝君學堂之前,普遍上,他們過著非常窮苦的生活,甚至一輩子沒有機會吃肉。
他們的吃食,主要就是吃一些主食,配一點有鹹味的東西。大部分是一些醃菜。
對於他們當時的生活狀況,只能求吃飽,根本不能求美味。
對於這群學生他們對於大漢正常烤肉是怎麼烤的,其實沒有什麼正確的概念。
他們家裡如果有機會打到野味,也被他們賣掉了。
就算能自己烤來吃,他們也許久原味去烤,連什麼香料都沒有加。
在他們的意識裡,會認為他們的這種做法,並不是大漢常規的烹調辦法。他們猜測因為他們太窮了,所以沒有加任何東西,只能吃原味。
自從他們進入金麥城學習之後,他們開始可以吃到金麥學堂的大鍋飯。
金麥學堂並沒有苛待學生,給他們的食物,不但是有菜有肉,該加的調味料一樣,也沒有少加。
在他們的認知裡,金麥城吃到的食物是正常的食物。
在金麥城他們就開始可以吃各種烤制的食品,而且每一個烤制的食品上面都新增了很多的香料,使烤制的食品變得特別好吃。
到了錢汝君的學堂島之後,他們使用的香料等級更高,也更豐盛。
雖然後來他們需要自己下廚做飯,但是他們已經用習慣這些東西了,錢汝君也沒有要他們節省。
所以在他們的概念裡金麥城的食物是正常的食物,而學堂島食物是加味美食。
香料等級提高,而且肉的味道更好,更讓他們喜歡烤肉。他們完全沒有發覺,他們的生活已經大大脫離了大漢人民的正常生活。
就連城裡的高官武將都比不上他們。更不必說普通的官員、胥吏、衙役、士兵之類。
其實正常大漢高等百姓能夠吃到的烤肉跟金麥城的落差就很大。
他們不知道他們的烤肉只加了鹽巴或是抹了些油,不像他們在裡面加了很多的調味品,這些調味品很多,只有金麥城有生産。甚至只有空間裡有生産。例如,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