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的人手,對於挖人參的技能,還沒有學習過。
或許該找幾個山民,教會她的屬下如何挖人參,然後帶去大量開採。這樣一來,能夠換到的積分應該不少。
等能夠開通大船,或許,她也能打海南黃花梨的主意。
印象中,在這個時代,一些木柴在原産地並不昂貴。到了那裡,錢汝君大可以花錢跟官府要來當地的開發權。甚至,在錢汝君的印象中,海南島似乎還不屬於大漢,也不屬於沿海幾國。除了住在當地的甚至不是後來海南島的黎族人。
也就是說,只要把那裡的少數民族征服,把當地的瘴厲之氣解決。完全可以製造一個生産的天堂。所要考慮的,最主要只有臺風的災害了。在這個時代,臺風能帶來遠比後世更嚴重的災害。
不說農産的損失,房子也幾乎抵擋不了臺。
對農産來說,只要一季風災,一季的作物也就沒有。就算後來海南一年可以三獲,以這個時代的技術和種子,估計出來了沒。錢汝君愛吃的篷來米,估計連個影子都沒有。
不過考慮到海南島的現狀,她對那個島嶼還是很有興趣。
至於水源的問題,等錢汝君下海南島,估計空間換來的空間泉水已經很多。足夠海南島使用了。更不用說,海南島也是多雨的地方。降雨量遠比關中盆地多。
只是這時候取水的方式,比較落後。不能有效的把水資源利用起來。
錢汝君發覺她又想遠了,海南的事情還太遙遠,中間不知道會有什麼困難,想要開發海南,以現在的人力和空間泉水肯定不夠。與當地的原住民也會發生沖突。
這些事之前,她恐怕要跟衛滿朝鮮,以及朝鮮半島其他的國家交手。現在,她還沒弄清楚,究竟有哪些國家,這些國家又存在什麼狀況。
衛滿朝鮮算是大漢的叛徒,只是因為匈奴的牽制,大漢沒有辦法全心解決這個問題而已。
聽說衛滿朝鮮的皇室,似乎頗有胡化的想法。倒是當地的本土官僚,頗為仰慕大漢的文化。
錢汝君不知道,這種仰慕,會不會讓一個國家願意失去自我,併入別的國家。畢竟,成為大漢國民,跟他們的小國家比起來,有一定優勢。民族本位主義,在這個時代,似乎還沒有興起。
或許,在這個時代,能辦到吧!以南越的情形,若不是他的君主具有非凡的掌控力,當地的土著民族,是比較願意歸順大漢,過上等人的人生活。
要是事情發生在某一個時期,估計就會發生大分裂,其實漢人,本身就是多民族融合而出的一個國家。書同文發生的時間還不算太久,現在,還有許多人懷念七國時代。要不是其上有個周天子,代表一個統一的信念,華夏文化的概念,也不會在大漢時期形成,並且擴大。
只要大漢文化繼續發光,民族融合的趨勢,不會停留。反倒是大漢要考慮到,統治了這些地區,對他究竟是好處多一點,還是壞處多一點。有時候,他寧願接受一個藩屬國,也不願意收納這些國家。
若不是匈奴時常犯邊,大漢也不會有草場的需求,也不會想要西進,取得一個草場吧!有因就有果,因果層層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