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你今兒便跟我去茶廠吧。”這是離開茶行時,梁直對二蘭說的話。二蘭興奮地挽起了趙勤的手。
三人走到城門口,在那裡等了一會兒,方元才也就來了,倒是也守時。方元才手裡拎了個紙袋子,來到三人面前時,便開啟袋子,從裡頭拿出三小塊糕點來給他們,三人不客氣地用手拿了吃。
二蘭嘗了嘗,“味道還不錯,你來縣城就是為了買這玩意兒的嗎?”
方元才嘻嘻一笑,“這不後天就是中秋了嘛,我尋思著明天也沒時間到這兒來,便趁著今日來城裡買點糕點和月餅,給梅花杏花帶回去。”
二蘭一聽這話,欣慰地抬手捏捏方元才的臉,“沒想到你小子這麼有良心。”
趙勤一聽後天就是中秋,才想起來自己竟把這麼重要的日子給忘了,“娘子,要不我也去買兩個月餅?”
二蘭將他拉住,“咱家不用買了,我會做,咱今年自己做月餅。”
趙勤揚起嘴角,“嗯!”
梁直聽著幾個年輕人說完,沒有插話,隨後幾人便一起回豐梁村了。
梁直一路上跟趙勤和二蘭商量,他讓二蘭先到茶廠去幫忙指導大家炒製茶葉,每天給她和趙勤一樣的工錢。梁直還許諾二蘭,這一次改良方法後多賺的錢,他與二蘭七三分。
二蘭高興地不得了,連連點頭答應,也不與梁直討價還價。在她看來,梁直已經做得很仁義了,這賣茶、製茶、運茶,用的都是他的人力物力,而她自己不過就是出了個製茶的主意,就能賺到這多盈利部分的三成,梁直每次都要運那麼多的茶葉出去,一算,這錢數對她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於是,二蘭的製茶之路就這麼開始了。
幾人回到茶廠已是下午,二蘭懷著滿腔熱情,連腳都沒歇便開始忙活,一起將廠裡的三個灶都燒了起來,然後開始教弟兄們炒茶。梁直看著二蘭這股幹勁,對趙勤笑笑,“看來你媳婦兒對這茶葉有一種特別的熱情啊。”
趙勤想了想,對著梁直鄭重地拘了個禮“趙勤代我夫婦二人再次謝過梁大哥的收留和提拔。”
梁直將趙勤的手扒拉下去:“都是為了盈利,不必言謝。”
趙勤望了望梁直的背影,還是發自內心的感慨,雖然他說的對,大家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但若沒有他給的這個機會,他們夫妻倆就沒有看到希望的這一天。
他又瞧了瞧二蘭忙碌而愉悅的身影,他似乎從沒有看她對一件事這麼認真熱情過。趙勤歪著腦袋,將額前的一縷亂發順到了耳朵後面,然後走到二蘭身後去,將她旁邊的幾個人都扒拉開來,“都讓讓,沒看見我在這兒呢?”
一個兄弟給了趙勤一個白眼,“哎喲趙哥,這麼小氣呢,弟兄們在跟嫂子學習呢!”
趙勤拍了他一掌,“學習用離那麼近啊?走走走,那邊去!”說罷趙勤鑽進了那個位子,歪著腦袋,開始無比認真地聽二蘭講解炒製茶葉的技巧。
二蘭看了趙勤一眼,燦爛地笑了笑。
陽光微風,伊人淺笑,村長家的鴨子幾聲“嘎嘎”,此時是最美的景。
做完了一天的活兒,小兩口雙雙回家去,好心情延續了一整天,二蘭的眉眼都彎得發酸了。豐梁村的最後一季茶在中秋過後差不多就要完了,二蘭一想到能拿到那三成的錢就開心得蹦躂起來。
“娘子。”趙勤輕喚了二蘭一聲。
“嗯?”
“你不是要做月餅嗎?需要些什麼東西?家中可有缺的,我明兒早起去買。”
二蘭抓著趙勤的手笑笑,“我只會做最簡單的月餅,有面粉和紅糖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