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在回到雍王府後,就繼續在王府學堂裡上學。
而也因此,他自然與弘晝又要朝夕相伴。
弘晝自是開心不已。
但同時,他也難免天天要遇到弘時。
弘時倒是不怎麼開心,甚至越發冷淡了,眸裡對他也有些恨意。
弘曆對此不以為意,他只在大體情面上,保持一個弟弟該有的禮貌。
而弘時也一樣,也只是維持著一個兄長表面上的友愛之態。
這段時間,弘曆也與雍正一樣低調。
雍正深居簡出,日夜為康熙祈福,希望上天能讓康熙早日痊癒。
而他,也在學習之餘,天天抄寫佛經,意在以此舉動,感動菩薩,讓康熙病癒。
為此,當雍正在家時,弘曆還會主動來向雍正借佛經,還請雍正監督他抄寫佛經的誠意。
雍正因而非常感動。
有時候,雍正也會主動帶著弘曆一起去寺廟燒香祈福。
不過,在抄寫佛經、拜佛祈福之餘,弘曆也從雍正這裡得知,給他的佐領,都安排完畢,且已得到聖旨批准。
這讓弘曆頗為期待,自己的三個佐領到底是哪三個佐領。
這一天,當弘曆在家抄著佛經時,內閣就來傳了旨。
“上諭,經滿洲鑲藍旗都統阿布蘭、蒙古鑲藍旗都統羅德爾金、漢軍鑲藍旗都統唐色題奏,準給鑲藍旗滿洲第二參領第十佐領、蒙古第五參領第七佐領、漢軍第九參領第三佐領予貝子弘曆,欽此!”
“孫臣領旨謝恩!”
弘曆在領旨後,就立即讓隋赫德去了戶部八旗司查閱有關這三個佐領的情況。
讓弘曆驚喜的是,最後他竟得知,鑲藍旗滿洲第二參領第十佐領的世管佐領竟然是鄂爾泰!
雖說,現在的鄂爾泰還在內務府當一個員外郎,且已經多年沒有得到升遷。
但他知道,此人在歷史上可是一位名臣,最大的功績就是主持改土歸流。
“奴才鄂爾泰給主子請安!”
次日。
鄂爾泰也很識大體,沒有因為弘曆這個小領主才十來歲,就有輕視之意,在知道自己新領主是弘曆後不久,就來拜見了弘曆。
鄂爾泰如今作為弘曆旗下人,來見他自然也是名正言順,不算私下結黨。
弘曆在鄂爾泰向自己行禮後,就抬了抬手,說:“罷了!”
鄂爾泰謝了恩,就起了身,但依舊低著頭,站在一旁,等著弘曆的吩咐。
按照八旗制度,弘曆是他法理上的主子。
除非是皇帝給他抬旗,否則,弘曆即便要處死鄂爾泰,或者要鄂爾泰的子女嫁娶誰,要不要到自己跟前伺候,乃至要分鄂爾泰的財產,鄂爾泰都必須聽從,皇帝也不能直接插手干預。
所以,鄂爾泰現在即便是當著內務府員外郎的肥差,也不得不在弘曆面前小心翼翼。
弘曆則在這時對鄂爾泰說:“你現在在內務府當差,按理,是個肥水多的好差事,而且,早有傳聞,寧要內務府一郎官,不要六部一侍郎,而要保住這個差事,要緊的該不是立即來見我這個領主,而是攀附值得攀附的人才是。”
“為何,你不等我去傳,就先來見我了?”
弘曆問道。
鄂爾泰頗為愕然地瞅了弘曆一眼,隨即拱手回道:“主子果然不比尋常少年,對官場現狀知曉的明白,但奴才只知道守規矩更重要,主子既然成了奴才的新領主,那奴才自然當立即來給主子請安!”
“除了這個呢?”
“是不是沒想只待在內務府撈錢?”
弘曆笑著看向了鄂爾泰。
鄂爾泰再次愕然抬頭,隨即大拜在地:“主子英明,奴才的確很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