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曆知道,這是康熙見他在分析文書材料上大有進步,便要帶他去民間,鍛鍊實地考察各階級情況的能力,便道:“自然想!”
於是。
康熙便帶著弘曆在翌日一早就微服出了暢春園。
弘曆自始至終都沒有主動告訴康熙,他在德妃那裡踹銀霜的事。
因為康熙沒有主動問他這事。
他相信,耳目靈通的康熙,既然沒有主動問自己這事,那就表示,他不想知道,至少不想從自己這裡知道。
所以,弘曆也就沒有自找沒趣。
弘曆和康熙乘車出暢春園北門後,一路向西,就先路過了鐵匠銀和槍廠衚衕,隨後便右轉北上到了護國寺。
自康熙二十年,允許外城商販來這一帶經營商業與擺攤販賣後,這裡就一直是店鋪、攤販密集之地。
弘曆此時還沒到這裡,就聽見了水被煮沸一般的人聲與叫喊聲。
很快,他就看見,在車馬輻輳與鱗次櫛比的大街上,出現許多身著粗布短衣的百姓,正絡繹不絕地走來走去,流淌如河。
不時出現的鑼響和炮響,更是震得人心發顫。
賭館煙舍、青樓茶肆,貨攤與算命攤,和敲著銅鑼的雜耍場地,讓人目不暇接。
“現蒸的芋魁,現炒的瓜子,各位老少爺們嘗一嘗咧。”
“榆錢糕、松黃糕、雜果糕、炒米糕、花糕,各色各樣的糕點,全便宜賣嘍。”
“萬春香、芙蓉香、龍涎香、玉華香、紗帽香,大家來看一看,新到的香品,用了我的香,有兒子的各個考狀元,有閨女的各個封誥命呢!”
……
沒多久,更加清楚的叫賣聲,開始充斥著弘曆的耳朵。
整個大街,與沒隔多少路程的禁宮園林彷彿完全是兩個世界。
但弘曆發現,康熙對這一帶卻是熟稔無比,在下車後,就帶著他穿街走巷在街巷裡走著,逛了不少米店布店,問了價格,也買了一些。
不過,弘曆一下車,卻是聞到了更加刺鼻的味道。
這讓他不由得捏住了鼻子。
他知道,清朝的京師,隨地大小便很普遍,沒有公共衛生管理的制度,即便居民和商販會早起打掃一下自家門前,但也難免還是會有臭味出現。
現在其實還好,因為是晴空高照的天,如果是下雨天,據說,整個內外城如沒打掃的豬圈。
康熙這裡也同樣皺眉,但他到底司空見慣,也就沒有表現的太憤怒,而只是在接下來,又拉著弘曆進了一家麵館,點了兩碗炸醬麵後,才對弘曆笑著問:
“燻到你了吧?”
弘曆點首。
“這就是市井!”
“你只要一踏足這裡,就能明白,小民生活之地有多惡劣了。”
康熙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