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淺笑晏晏的受了蕭瑾這一禮,只是在蕭瑾俯身磕頭的時候,他的眼底流落了一絲淡淡的落寞之意,等蕭瑾行完禮起身之後,陛下的笑容如常,似乎那一絲淡淡的寥落之意從沒在他的眼底出現過一樣。
“你這次回來還有什麼打算?”陛下抬了一下手,示意讓蕭瑾坐下,隨後問道。
“父皇。”蕭瑾收斂了臉上的笑意,再度抱拳,“兒臣請父皇注意一下拱北王府的動向。兒臣懷疑蕭子雅與京城之前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都有關!”
“恩。這事情朕已經知道了。”陛下點了點頭。“既然你回來了,依照朕來看,便也不要再躲躲藏藏的。蕭子雅的事情朕就交給你去調查,朕將錦衣衛交給你調遣,朕還會封你為永寧親王,封衛箬衣為永寧親王妃。你看如何?”
蕭瑾顯然沒想到這個,猛然被陛下一說,真是被說愣了。
封王了?
他算是在眾多皇子裡面第一個領受親王爵位的人。
相比其他的人,他如今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怎麼?傻住了?”陛下見蕭瑾傻愣愣的看著自己,不由失笑,若是放在以前,他一定不會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是有多可愛。一個親王的封號都將他給封的有點傻愣愣的……
錯失了他那麼多的成長,如今這個親王算是他這個當爹的應該補償給他的。
“是有點!”蕭瑾也覺得自己剛剛的樣子有點蠢,忙低下了頭,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多謝父皇的恩典和封賞。”
“行了,行了,不用再謝了。”陛下笑著拍了一下自己兒子的肩膀,“以後,你便也是成家立業的人了,親王府暫時是來不及建造了,朕先撥一處宅院給你,先用著,等以後親王府建造完畢了,你再換過去住。小五啊,蕭子雅那邊你要多加小心,你可知道他們拱北王府手裡有什麼。朕一直不能動他們便是因為先高祖曾立下不準宗室相殘的規矩,若是要動宗室中人,必須要有確鑿的證據。你只要能找到蕭子雅的把柄,朕自會處理了他。”
“是。”蕭瑾起身再度謝恩,卻被陛下拉了起來,“好了好了,明日便要過年了,這幾天你就住在宮裡吧,今夜你先與朕一起睡在這偏殿裡面。明日朕會叫人收拾出一個地方給你,你的禮服朕馬上叫人趕制,朕看這個年過完了,差不多也就能趕製出來了。你好不容易回來了,便在宮裡陪朕過年,等過了年你再出宮也不遲。”
“是!”蕭瑾應道。
是夜,蕭瑾就睡在了陛下床榻邊的一張臨時搬來的軟榻上。
二人幾乎都沒怎麼睡的著,蕭瑾心底是難以言書的興奮與充實感。而陛下則想的更多。
其實適才若不是蕭瑾的一句話,他幾乎都要將蕭瑾立為太子了。
雖然蕭瑾亦是達不到他心目之中理想繼承人的要求,但是蕭瑾至少還有一顆赤子之心。蕭瑾很聰明,即便他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隻要給他時間,慢慢的磨礪他,他總會成長的。他能成為太子是因為衛箬衣,而不能成為太子亦是因為衛箬衣。
陛下在床榻上輾轉難眠。
衛箬衣這個姑娘他是知道的,性子夠潑辣,行事也夠雷厲風行,是個武將之女的樣子,但是卻不是一國之母的樣子。
再加上衛毅重兵在握,蕭瑾若是能壓制住衛箬衣尚可,可惜他幾次試探,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是喜歡衛箬衣喜歡到連自己的命和皇位都能不要的。
大梁不能有這樣的國君!
大梁未來的皇帝所要做的是將大梁的利益和蕭氏一族的利益放在最前,而不是將自己的妻子放在比自己命都重要的位置上。
真是太可惜了!
他封蕭瑾為永寧親王,便是想要讓蕭瑾日後的日子過得太平寧靜。他能這個兒子的不多,但是護他一生平安卻是能做到的,他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陛下隱隱的覺得他的頭又疼了起來,只是這一回他沒叫人去找裴敏進來,而是自己咬牙默默的忍著。
蕭子雅是被人吵醒了的。
“何事?”他看了一眼外面,天色依然暗沉,應該是他才睡著了不久。
“回主子的話,大事不好了。”前來報信的人跪在了他的床頭,聲音之中透了幾分惶恐出來。
“說!”蕭子雅翻身坐了起來。
“回主子的話,宮裡人傳出訊息,五皇子殿下回來了,如今正和陛下在承嗣宮裡說話!”那人飛快的說道,“之前宮裡不是傳出鬧刺客的事情嗎?如今陛下對刺客的事情並不追究,宮裡的暗線說,那所謂的刺客不過是掩人耳目的,陛下原本並不想讓人知道五皇子回歸的事情,現在卻似乎是改變了主意了。”
“什麼!”蕭子雅只覺得自己的手微微的一涼,似乎渾身的血液在驟聞這個訊息的時候凝了一下。“你再說一遍,誰回來了?”
“五皇子殿下!”那人只能再說了一次。
“不肯能!”蕭子雅猛然站了起來,身子搖晃了一下,隨後又重重的坐回到了原處。
“主子,屬下不敢胡言!”那人再度抱拳,“屬下才聽聞的時候也是不信,已經派人和宮裡的人聯系核實過了!就連貴妃娘娘也確定了這個訊息的準確度。的確是五皇子殿下回來了!開始陛下還加以掩飾,後來他直接下旨讓人在他的寢宮加了一張軟榻,所有人見到五皇子殿下都如同見鬼了一樣!可是五皇子殿下真的回來了!”
“他已經死了!”蕭子雅的聲音都有點變,“已經下葬了!怎麼可能?他身中劇毒,還武功全失,又落入水流那麼湍急的江水之中,便是大羅神仙都難以將他救活?他怎麼可能回來?”
蕭子雅喃喃自語,眉頭卻是鎖成了一團。
最近的日子,他算是過得順風順水,一切都在朝著他原本期望的方向發展。
陛下的精神越來越差,脾氣越來越古怪,而似乎一切的權利都在朝著四皇子那邊偏移。皇後被罰去了護國寺抄寫經文,三皇子被圈禁,謝家傷的傷,病的病,一闋不振。淑貴妃在宮裡也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宸妃勢力越來越大,等到淑貴妃意欲讓陛下立十二皇子為太子的時候,便是宸妃與淑貴妃矛盾全面爆發的時候。後宮大亂,陛下那狂躁的脾氣一發作……四皇子若是想得皇位就要先下手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