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京城百姓沸騰了,就連在京的各地藩王們也都興奮不已啊。
百姓看得是熱鬧,他們卻是在看門道。
他們已經透過各個渠道都去打聽了過了,衛毅帶著一幫子的手下武官去謝府門前鬧,那些人顯然在陛下面前將責任都推到了衛毅的身上,衛毅被抬著出皇宮,哪裡是因為自己的老寒腿發了,而是因為被氣的。
那些武官們都是跟隨衛毅多年,是衛毅一手提拔起來的,剛剛和庫爾德大戰亦都是立下赫赫戰功的,按照道理來說這些人是要死心塌地的跟著衛毅的,衛毅被陛下責罰,他們怎麼也要回護一二。哪裡知道事到臨頭了,一個個當起了鋸口葫蘆愣是沒一個幫衛毅說話的。
衛毅當場被氣的暈了頭,自求掛印離去,卸甲歸田,陛下當然不許,衛毅就推辭說自己的老寒腿發了。於是這才有了他被抬出皇宮這一說。
衛毅那老東西最近被陛下抬的太狠了,所以半點都不知道收斂,他以卸甲歸田來要挾陛下,可不就是犯了忌諱了。
各地藩王都在揣測,衛毅這麼做是在坑自己,也是在坑兒子呢。
看著吧,接下來陛下定是不會好好的用他的兒子了,估計就是隨便找一個幾角旮旯將他那新科狀元郎的兒子給打發掉。
只要衛毅對陛下心生不滿,將來他們的機會不就是來了嗎?
衛毅在謝府鬧了這麼一出,算是攪亂了京城的那一池春水了。
衛毅被抬回去就稱病閉門不出,謝家的謝園也在稱病,現在的朝堂每天上朝都好尷尬,缺了衛毅和謝園,這朝堂怎麼看都好象是少了大半壁江山一樣。
就連陛下這幾天的火氣都甚大,弄得一眾官員皆是戰戰兢兢,平日裡的政事,不管是文還是武都有衛毅和謝園是個在陛下面前露臉的機會,但是幾天下來,大家都覺得這種機會還是還給衛毅和謝園吧。
陛下真的好難伺候啊,這邊才說一句,陛下已經有三句等在後面了。
當官真的好難,太難了!
這幾天每個下朝的官員都覺得自己每天是在提著腦袋幹活!
外界都以為衛府水深火熱,在和陛下對著幹,卻不知道在書房那一幕不過就是衛毅已經算計好了的。他事先已經和自己的手下打過招呼了。
他帶著的這幫武將,一個個都軍功過高,若是對自己心又齊的話,不免會被陛下所猜忌。
要知道伴君如伴虎,一旦懷疑的種子生了根,便會瘋長,再有人煽風點火的話,則衛府危矣。
這些話是前幾日府裡慶賀衛燕高中的時候,衛箬衣藉著酒勁單獨拉著衛毅去院子裡面說的。衛燕高中,前來府裡恭賀的人絡繹不絕,主動有人住在侯府幫忙幫襯著迎來送往,這些衛箬衣看在眼底急在心裡,誰與侯府親近,這個時候便是看得最清楚的。所以她覺得有必要和自己的爹爹提個醒啊。於是就假借著醉酒,胡亂說了好多平日裡不該說的話。
在衛毅看來,且不論衛箬衣說這句話的時候到底是不是清醒的,但是他卻如同被人當頭一棒。
所以衛毅苦思冥想了幾日,還是決定故技重施,只是這一次他拉上了與他生死與共的一眾兄弟。
他對他們千叮嚀萬囑咐,一旦陛下派人來押解他們入宮,不管陛下怎麼訓斥他,這些讓只要當縮著腦袋的鵪鶉鳥就是了,半句開脫的話都不要提他說,否則就不將他當兄弟了。
他知道這樣做不光對衛府好,就是對那些跟著他的武將們也是好的。
武將們的性子都偏耿直一些,血性一些,這些人又是他一手擢升提拔的,與他最好要好,只要他有事,不說是一呼百應,但是找幾個人陪著他一起掉腦袋還是找的出來的。陛下最忌諱的便是這個了。
被衛箬衣提醒著,衛毅幹脆來一個順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