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李義先生,您是怎麼想到線索會在你的母校研究所裡的呢?”
“我一直因為好友的過世耿耿於懷,這些年我從來沒有放棄過要找到真兇的念頭,因為找不到強酸的出處,調查一度中斷。前不久大學校友會聚會的時候,我無意中聽到有人說起李剛曾經參與過科研所的資料核算工作,為此我請警方從這個線索調查!”
李義作證之後,李剛的律師再次示意自己沒有要問的。接下來周檢察官起身說,現在請第五名證人作證,鄭曉桐終於出場了,李剛看著鄭曉桐,十分惡毒的打算將鄭曉桐拉下水。
“鄭曉桐,你認識死者和被告嗎?請問你們是什麼關系?”
鄭曉桐說:“我和死者還有被告都是同學,馬揚曾經追求過我,但我沒有接受,李剛是我大學時候的戀人,現在我們已經分手了!”
“根據警方提供的證據,在死者自殺身亡前,你給死者寫過一份絕交信,請問你給死者寫過這封信嗎?”
“我沒有寫過,我只給我的前男友李剛發過這樣一封電子郵件!”
接下來輪到盤問李剛的時候,李剛突然反咬一口:
“她撒謊,我根本沒有和她談過戀愛,我只是幫助她和馬揚傳遞過情書!”
接下來李剛拿出了一大堆證據,其中就有馬揚寫給鄭曉桐的情書。
“請問被告,你怎麼會有死者寫給鄭曉桐的情書?”
“因為馬揚要我為他潤色之後,再給鄭曉桐,而我和馬揚是好友,馬揚這個人不善言談,所以我為了幫助好友追到鄭曉桐,所以幫他又重新寫了情書!”
鄭曉桐聽到這裡,氣得銀牙咬碎,她沒有保留李剛給自己的情書,沒有證據證明李剛說得是假話,現在對方拿出了馬揚寫給自己的情書,問題就變了性質了。
“而且鄭曉桐作為校報記者也報道過研究所,而且她畢業之後,也去採訪過,所以她也有可能接觸過那種強酸!”
後面李剛的話,十分歹毒,一方面要證明鄭曉桐有嫌疑,另一方面要為自己洗清罪名,具有混淆視聽的作用。
周檢察官笑了,指著李剛說:“我沒有見過你這麼無恥的人!”
隨著這句話,周檢察官的助手拿出一份新證據遞交法庭很快法庭上的大螢幕上出現了這份證據:
“大家請看,這份證據是一份燒毀的書信,經過我們找到京城科研所的專家,專家利用顯微透視的方法,重現了這份書信的內容,同時我們根據書信的內容做過筆跡鑒定,證明是李剛模仿鄭曉桐的筆記寫給馬揚的!”
“請問被告,你還有什麼可解釋的!”
李剛看著義正言辭的周檢察官,知道自己這次徹底輸了,在休庭期間,這個家夥開始處心積慮的思量著下一步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