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第二日,秦凡仍舊在閉關,他要為自己宣揚學說制定一個宣傳計劃,這時代的人或許還不明白宣傳的重要性,只是苦等著別人認可自家學說,可秦凡作為現代人,自然知道宣傳的重要性。
第三日,秦凡要在小城講學的訊息已經傳播開來,並逐漸發酵,已經吸引來了近處許多學說流派的傳人,為此,秦凡還刻意會見了其中幾人。
第四日上午清晨,秦凡與皇甫訥一道來到市場中央的講臺前,此刻正是小城一天最熱鬧的時候,各類叫賣聲絡繹不絕,也有許多閑人,早已對市場中央搭建的臺子指指點點,討論秦凡講學之事。
這乃是秦凡主動吩咐皇甫訥去做的傳播工作,他深知資訊傳播的重要性,所以在吩咐時,還讓皇甫訥動用了一些小手段。
“聽說秦先生乃是大儒孟子徒孫,見識淵博,學納四海。”這是自吹的手段,古往今來,會自我營銷的人,往往事半功倍。
“聽說秦先生要在講臺上問一些問題,誰能解答,便賞金百兩。”這是利誘,讓更多的人來聽講。
“嘿嘿,你們都錯了,秦先生為人高義,他來講學,其實根本原因是要解決自己隨從武士的苦惱。”這倒不是秦凡放出的風聲,而是專諸露出的口風。
總此種種,不一而足,總之,當秦凡站在講臺上時,下面已經聚集了一大批的聽講者,這群人中,身著華貴服飾的貴族有之,亦有部分士卒,甚至小統領,還有商人、農民等等。
不僅如此,更有許多從吳國都城趕來的各學派傳人,根據皇甫訥私下與秦凡的通氣,這些人有墨家、儒家、法家、雜家等各個學說流派。
可以說,如果秦凡這次講好了,他的名聲威望將上升一層高度,而如果他沒講好,連他師父言易都要收起連累,名聲掃地。
秦凡對此倒沒有太多負擔,言易身份複雜,對秦凡隱瞞不少,自秦凡知道此事後,對其的尊敬早已消退不少。當然,為達自己的目的,這次的講學,秦凡是要全力以赴,務必令其成功的。
本地縣城令先是安定了秩序,隨後有請秦凡上臺講學。
“諸子百家,各言各論,所求的根本,無非是要社會統一、和諧,所謂天人合一、所謂大道至理,追求的根源皆在於此。”
秦凡的第一句話,百家的各個流派人物皆是點了點頭,其實他們今天前來,沒有太多善意,大約的意思就是要看一看這年輕人的道行見識,只是沒想到秦凡的第一句,便言簡意賅的概括瞭如今的諸子百家思想,一時間均覺震撼。
看到這一幕,秦凡心中大定,身為一個宅男,他其實並沒有多少受萬眾矚目的經驗,如果是在現實生活中,讓他跑到臺上唱首歌估計都腿顫,但在安逸世界中,秦凡背靠安逸系統,又比本世界土著多了幾千年的見識,這才底氣十足,他如今說的這些話,無非都是網上對諸子百家的概述,現代人聽著覺得沒什麼,但對於當時正處于思想啟蒙階段的眾土著來說,當真是振聾發聵,頓覺大道倫音。
卻聽秦凡話鋒一轉,指著身邊的專諸道:“我身邊的隨從武士,他原本並不願給跟隨我享受榮華,甚至直到此時,仍是半信半疑的態度,今日之講學,緣由也在此。”
“專諸所慮,在於小家,由他的父母、姐妹、眾多親朋組成,他不捨得自己生活多年的圈子,這是其一,其二,專諸坦言自己是普通平凡百姓,他膽子不大,不願給我冒險,這是人之常情,我自然可以理解。”
聽到此處,那些流派傳人均是皺了皺眉頭,覺得秦凡的話突然變得平淡起來,不過因為開頭所言,倒也能耐心聽下去。
倒是許多普通百姓,此刻均是點了點頭,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