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石本身就美麗。
那種美,是虛幻的美,因為它的能量。
就像是乾冰一樣,在這個能量極為匱乏的世界中,它會不由自主的將靈氣散佈在自己的表面,形成一層明明看不到,看不清,但任誰都能感受到的一團‘迷茫’。
如同水中月,鏡中花,淡淡的,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要伸手觸控。
就彷彿普通的燈光到了那裡,也會變得更加的明亮。
真的是很美。
世間一切寶石,都比不上這種蘊含了能量的美麗。
它出來,所有人的眼睛都睜大了。
但……並不是說他們所有人都會馬上被這個東西所吸引。
畢竟,美麗的事物有很多。
其實仔細想想,若是單以美麗來論的話,一塊稍微有一丁點技術含量的玻璃,就會比鑽石還要美麗,最普通的玻璃加工廠,也可以造出單從外貌上來看,比世間最美的玉石還要優質的假玉器來。
單輪美豔,絕對是這些高科技的產物更勝,但若說到價值……玻璃做出來的那些東西,真的是不值錢。
為什麼會這樣?
也許是因為‘公用價值’,或者叫做‘價值共識’。
有些人說,物以稀為貴,越少的東西,就越珍貴,如果再好看一些的話,就更加的珍貴,那麼……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
距今五百多年,存世極佳之品,古琴九霄環佩!
價值二百萬左右。
距今二百年,存世大師製造之品,洛克拉姆小提琴。
價值五千萬。
不管是木料,技術,年代,儲存完好程度,還是其中所代表的文化底蘊……都是九霄環佩更勝一籌,但為什麼它就要便宜?
而且也並沒有什麼人去買?
這就是‘價值共識’,它跟一個物品的使用多寡有關,跟富人肯為它花多少錢有關。
其實每一件事物,不管是鑽石還是其他寶石,是古董還是其他文物,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成本不計’。若說製造成本,鑽石就是切面了而已,有什麼值錢的地方?當然,若說人力成本的話……興許在它身上有人命,一條人命多少錢?無法得知。
有些東西,就是人們撿來的,算得什麼成本?但它很貴,那麼到底貴在哪裡?
其實換一種角度,這些東西,無異於一種‘貨幣’,而貨幣是如何定價的?黃金到底應該值多少錢,鑽石到底值多少錢?一件藝術品到底值多少錢?
仔細想想,其實它們都有一個天生的條件資本,根據常識,根據存世量,根據各個方面可以判斷出它大概的價值範圍,然後具體的定價,就需要看人們到底肯為它花多少錢,並且這個金額要成為一個全世界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