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科學研究院的規模比江東最初成立時已經擴大了無數倍,科研人員已過萬人之數。
在發展和擴大中,科研體系不斷完善。
江東給軍事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提供了最好的生活和研究環境,這大大的刺激了研究員們的研究熱情。
當下有數十個研究專案同時在科學院展開,涉及到醫療以及武器彈藥等方方面面。
再不需要江東像教小學生一樣給每個研究都指明方向提供思路了,研究員們會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
當江東走進軍事科學研究院的大門時,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學術氣氛。
在軍事科學研究院院長範築先的陪同下,江東和謝成瑞、吳展先是去參觀了火箭彈和導彈研究所。
火箭彈的起源很早,各國都掌握了相關技術。
導彈是在火箭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技術相對複雜。
納粹德國在導彈研究方面領先於全世界,江東的軍事科學研究院也不甘人後,導彈專案已經開始半年以上的時間了。
在瞭解了導彈的研究進度之後,江東顯得很高興。
“以目前的進度,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一個月後就能開始實彈試驗。”範築先對江東說道。
江東笑著點頭,
“很好,希望等我從美國回來的時候能夠看到我們自己的導彈升空!”
謝成瑞和吳展知道導彈是一種很先進的武器,但究竟比目前的裝備先進多少,兩人心中沒有一個度。
他們跟在江東身後,參觀了一個又一個的研究所,看到江東的情緒越來越高漲,最後幾乎是笑得合不攏嘴了。
等一切參觀結束之後,江東才發現軍事科學研究院的研究體系比自己之前的想象更加完善。
他對著範築先和幾個重要研究所的所長們好一番誇讚,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等重新做下來已經是兩個小時以後了。
“造船廠那邊我已經安排過了,他們會按照我提供的思路生產新式軍艦!”江東看著坐在自己面前的殲一戰機總設計師黃緒永說道:
“除了軍艦要改良外,咱們也該研究自己的新式戰鬥機了!”
黃緒永一直在想辦法提高殲一戰鬥機的效能,聽到江東這話,他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滿臉的期待。
江東從秘書處處長唐雲手上接過一個超大號的公文包,翻開最上面的設計概要道:
“殲一戰機已經走到了螺旋槳戰鬥機的頂峰,效能不可能再提升了!
我們的下一代戰機將會是噴氣式戰鬥機。”
江東把設計概要推向黃緒永,“黃總設計師對噴氣式戰鬥機應該不陌生吧?”
黃緒永雙手顫抖的接過設計圖,有些含糊不清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