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面情報均顯示,第三帝國將於不久後發起登陸作戰,這似乎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大不列顛是美利堅最主要的盟友,無論出於感情還是利益,美利堅都不可能坐視大不列顛被第三帝國吞併。
軍事介入是遲早的,但是白宮裡的那位始終無法下對第三帝國宣戰的決定。
德意日三國已經結成同盟,一旦對德宣戰,牽扯到的不止歐洲,還有世界各地的美利堅利益。
不想宣戰卻又要保住大不列顛這個盟友,總統先生急得頭髮都白了。
在總統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白宮幕僚提出了一個十分具有創意性和可行性的方案。
可以不用向第三帝國宣戰,同時向大不列顛提供軍事援助。
幕僚的方案便是發起志願兵號召,讓美國的軍人以志願者的身份加入大不列顛保衛戰中。
在此之前,美國的飛行員自願加入大不列顛空戰,由志願者組成的飛鷹中隊在空戰中取得了不輸於英國空軍的戰果。
而幕僚的方案則是把志願者的範圍擴充套件到美國三軍。
志願兵方案的提出一下子解決了白宮的困擾,讓總統先生感覺眼前一亮。
美政府以驚人的效率,用了不到一個星期便將整個制度確定下來。
1940年的聖誕節剛過,白宮便向美國三軍以及全國青年發起了志願兵號召。
只要是志願參與大不列顛保衛戰的人,美政府一次性獎勵1000美元。
成為志願兵後每個月的工資與陸軍士兵的工資一樣。
志願兵奔赴大不列顛後還能得到工資20%的海外作戰補貼,另外在執行危險任務時還有高危補貼……
美政府為志願兵提供了一整套的福利制度,受傷、退伍以及陣亡等方方面面都被考慮到了。
1940年的美國還未完全從經濟危機的陰霾中走出來,社會失業率居高不下,很多人一個月連5美元都掙不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志願兵福利制度對年輕人的誘惑可想而知。
留在國內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成為志願者,除了一次效能夠領到1000美元外,每個月最低還有50美元的工資,若算上其他補貼和戰場繳獲,收入可謂極其誘人。
很多人喊著保衛大不列顛就是保衛美利堅的口號激動參軍,實則是為了成為志願兵後的福利。
在政府宣傳鼓動和國內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志願兵的號召剛剛發起了一個月,美國便組建起了6個師,約10萬人的支援部隊。
這10萬人中有七成都是現役的美國士兵!
首批4個師的志願部隊於1941年2月1日離開美利堅,奔赴大不列顛戰場。
志願兵制度仍在繼續,幾乎與每個月10萬人的速度增長。
美利堅人還沒有體會過戰場的殘酷,全國人民都在喊著振奮人心的口號。
似乎只要有源源不斷的志願者支援大不列顛,德國小鬍子總理的侵略大計就會化為烏有一般。
第三帝國方面,小鬍子總理對自己國家和軍隊的實力還是拎得清楚的。
美國佬以志願者之名明目張膽的參與歐洲戰事,小鬍子總理對此指示提出了嚴正抗議,並沒有腦門一熱就直接向美利堅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