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我同門,又是至交,你的徒弟和我的徒弟又有什麼區別?你要不滿意,就換一下麼!你看看,這一排六個,除了閉關的老四,其他我可是都給你帶來了,七個換一個還不行麼?”崎光道君一直在為自己惋惜啊,當初收徒的時候,他怎麼就在閉關,這麼好的苗子,連劍意是什麼都不知道竟然就能得到神劍的認可!
這簡直是天生的劍修啊!
“你夠了,什麼七個換一個,虧你想的出來。”想到這崎光老兒竟然拿他原來的話來賭他的嘴,氣就不打一出來。
“我說,晟揚,你我也算鬥了大半輩子了,連放個屁,恐怕彼此都知道是什麼味的。所以,你得相信我,你看我什麼時候這麼在乎過一個人。就不能考慮考慮,商量商量麼?”
“不用考慮,也沒得商量。我師弟剛動身去了旻澤,我不能轉身就把他的徒兒送人了。”當然,就算師弟回來了,我們天瑜峰的人也不會被你拐跑。
“啊,晟和小子竟然去旻澤了。那好吧,那我能不能去看看那丫頭?”說了半天,原來正主都不在,但是總不能叫他白來吧。
這個要求確實不好拒絕,晟揚道君只能讓嚴澂帶眾人過去。
這時候的陶紫已經被包成了木乃伊,盡管服用了上品生肌丹,但是要等皮肉全部長好,至少也需要三個月。
為了讓她好好休息,嚴澂還給她餵了一碗素薷散,足夠她睡個七天七夜。
“好!好!好!”果然不愧是神劍選中的人,崎光看了眼自己的太阿,又看了眼陶紫手邊的鳳儀,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
六個徒弟:都包成粽子了,師尊您哪個縫隙裡看出“好”來?
崎光道君風風火火的來了,又風風風火火的走了。
但合虛宗卻沒有辦法平靜了。
秘閣是什麼呢,合虛宗建派之初修葺的建築,完整的保留到現在的不到十處,而秘閣就是其中一處。
秘閣原來也不叫秘閣,它的正經名字是劍閣,後來合虛宗日益壯大,又擴大了劍閣,而原來的劍閣則漸漸地退出了眾人的視線,成了“秘閣”。
而合虛宗發展至今,也有十大不能去的地方,“秘閣”也是其中一處。
因為凡是去過秘閣的,能活著出來的不足千分之一。
每一個合虛宗弟子入宗之後,無論修為、無論背景、無論貢獻度,都有一次進入秘閣的機會,但是生死自負。
秘閣的劍,都是合虛宗歷代修士在戰場、在遺跡、在各處蒐集而來的,凡是得入劍閣的劍必須具有劍靈。
宗門的本意是限制這些劍的劍力,放本門弟子去試煉,也算是給自家弟子一個機緣,因為一旦得到靈劍認主,那飛升的機率必然大上不少。
然而,近萬年過去了,能得到靈劍認主的少之又少,反而是死傷巨大。於是合虛宗開始重建劍閣,將原本的劍閣雪藏起來。
直到一千年前,有一個從不知名小山村來的少年,糊裡糊塗的闖進了秘閣,不但大難不死,而且還得到了太古神劍太阿的承認,與之結契。
沒錯,他就是今日的崎光道君,已至化神修為。
一千多年前,少年崎光得神劍承認,在宗內掀起驚濤駭浪,一時間排隊參加秘閣試煉的人能繞穆方峰三圈,然而除了不足兩位數的人勉強活著出來,其他人竟然全部化作了眾劍的肥料。
而活著的那些人,修為不進反退。
此後,秘閣又再次回歸了靜默。
而這次陶紫得鳳儀劍,眾人的心思又湧動起來,特別是新入門的弟子。
他們尚不知秘閣的危險,卻總想萬一下一個幸運的就是我呢?
眾弟子摩拳擦掌、雀雀欲試,可愁壞了掌門真人,也忙壞了執事們。
新弟子不是道厲害,掌門不能不知道,看著一群剛剛調教好的新弟子搶著去赴死……掌門的心情十分複雜。
而各峰抽調了一半的執事,都去了穆方峰。做什麼呢?自然是勸說弟子們,秘閣危險,去了送命啊!
可是聽說那個得到鳳儀劍認可的陶紫也才是個煉氣期,她能去,我們為何去不得?
難道只有親傳弟子能去?宗門並沒有這樣的規定吧?
就這樣,到劍閣排隊的人不減反增。
掌門與眾長老商議後,最終覺得先放一百人進去,然後只能各安天命了,而剩下的人看到前面一百人的結果,總能有個教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