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就算是最親密的人之間,表達,溝通也是不可或缺的。
往往,我們可能高估了別人對我們的瞭解程度。就算是些微的偏差,也算是極好的了。
有時候,你不說,就真的沒有人能夠懂你。
“我現在才意識道,我自己真的太理想化了。”
有一種紅色,在手中盪漾,他曾經說過,這是憂愁紅。
晃盪在手中,盪漾的紅色,炫目的紅色。
他一飲而盡,一滴也沒有剩。
如果這是愁,一定已經被消滅了。
厚重的木製上沉悶的一聲響,高腳杯安穩地落下里,分明的指節停駐了片刻,然後在一片虛空的寂然之中緩緩分離。
他感覺到隔著衣服放在自己背上的力度重了幾分。
“不要對自己這麼苛刻,你已經做的很好了。我在你這個時候,是沒有你這樣的覺悟的。”
安爸爸說的是真心話。
他知道,孩子是在父母看不見的時候長大的。
他沒有陪伴在這個孩子身邊的時候,他已經在思索著,對這個世界的體悟。
驀然回首,孩子已經是早慧的模樣。沉寂,能夠教會一個人好多。
“作為爸爸,我應該很是失職的。
相反,作為兒子,你做的真的不錯。你和我,對很多事情,都是沒有辦法控制的。”
他看著兒子硬朗而又分明的側臉,線條流暢,明亮的天光,讓整個人變得更加“光彩照人”。
自己的兒子,也沒有機會這樣好好地看看。
失職啊,不是失職是什麼。
“我其實才是真正可以做的更好的人。
但往昔這個詞,是過去式的。
你應該明白吧?
如果不是你自己,沒有人能讓你困在心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