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整個大漢天下已經兵馬紛亂,各地討董的兵馬紛紛響應集結不算什麼,唯獨糧草來源是個大問題。
好在這個時候彷佛已經形成了慣例,只要有出征勤王的兵馬,都可以就食於附近郡縣。
而他們這支來自益州漢中郡的兵馬,也是不能例外,出了漢中郡的邊界之後,就要開始向路途之上的郡縣討要糧草,用來北上討董。
畢竟他們從漢中南鄭一路東來,到達南鄉卻是行軍超過千里之遠,從漢中郡再運送糧草出來,完全就是徒增消耗。
在全軍離開漢中地界之後,黃敘的後軍便歸入了中軍,已經不必督運糧草。
如今大軍聚在一處,人困馬乏倒在其次,若是士卒們吃不飽肚子,那才是大問題。現在魏延說起去討要糧草,劉茂立馬欣然應允。
劉茂對此不敢抱有多大的希望,只是讓魏延去試上一試。
南鄉城只是一座縣城,能有多少糧草?
此行來到荊州,他心目中的就食目標,其實是宛城。
“畢竟那可是南陽郡治所所在。”劉茂暗道。
加之南陽被汝南袁家經營了近百年,早已是富庶誘人,即使經過了黃巾的荼毒,糧草卻依然充盈無比。
只不過,現在後將軍袁術正在魯陽附近屯練兵馬,宛城又早已被他視作了自家後院,對於能不能從他手中要來糧草,劉茂心裡還是打了個大大的問號的。
永漢元年,臘月中。
天下諸侯共舉義旗,紛紛就近聯絡,商討共同起兵往雒陽討伐董卓。
其中,兗州、豫州兵馬向酸棗附近匯聚,冀州方向兵馬則是向河內聚集,荊益二州兵馬則是嚮往魯陽。
其他各州或者路途遙遠,或者沒有大軍可供調遣,但也不甘落後。
比如交州士燮路途實在太遠,而荊州劉表剛剛赴任,手下也沒有軍將可供調遣,只能紛紛貢獻糧草兵甲,派老弱郡縣士卒押運前往魯陽,卻都不在話下。
而劉茂自從率軍抵達南鄉之後,當即派遣猛虎校尉魏延,前往南鄉城討要糧草。
原本劉茂對此並未抱有多大希望,哪料到南鄉縣令李振卻很是大方,不僅率領一應縣兵幫助魏延運來兩千石穀米,還特地送來幾大車酒水,說是犒勞勤王之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僅如此。
另外,李振還特意派遣了縣中小吏去往臨縣武當,將漢中義軍屯駐兩縣交界之事,通知給了武當縣令,勸他一同為義軍貢獻糧草,好叫義軍無有後顧之憂,才能全心北上討董。
劉茂對此很是感動。
當日裡,漢中軍的營寨內酒足飯飽,卻是提前過了個年節。
半晌過後,營寨門外。
“李縣令忠君為民,茂今日卻是深有體會啊。”劉茂看著面前的李振,很是讚了一句。
在營中酒足飯飽的李振,被劉茂和麾下眾將送出營來,一身酒氣卻還算清醒。
“劉漢中這是哪裡話,你我同殿為臣,怎能看著那董賊橫行朝堂?如今蒙劉漢中不顧年節將之,卻為大義而興兵,李振欽佩之至。本想共襄義舉,卻奈何被縣中政務所困,只得徒呼奈何,區區糧草,僅能稍稍慰藉李振心內愧疚而已。”
兩人在營門前相互客氣一番,李振自回南鄉縣城,而劉茂則是回了營中大帳。
“主公,我們現在已經得了南鄉城送來的二千石糧草,文長是否立即再做先鋒,繼續率軍北上?”
魏延等劉茂坐定,立馬出列問道。
劉茂看了看魏延,見他一臉的立功心切,當即認同地點點頭。“文長立功心切,卻是深得我心啊!”
魏延聞言大喜,當即單膝下拜,“請主公下令!”
“好,文長聽令!”
喜歡三國,我開局娶皇后請大家收藏:()三國,我開局娶皇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