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現在早已不是曾經的那個大漢了。
劉焉暗歎了口氣。
只是,荊州那邊這又是怎麼了?
劉焉不解,這才短短一年時間,荊州怎的突然就這麼亂了?
去年他從荊州過路的時候,因為益州動亂,被堵在荊州不能入益州,那時他還非常後悔,覺得或許該是繼續南下前往交州才是正途,因為心裡記掛著荊州的安定富庶,他還特意留了些心腹潛伏在了荊州境內。
不曾想,僅僅一年過去,荊州竟然變得如此。
若是益州內部一切安好,沒這麼多糟心的事情,他劉焉定然會派人前往荊州平亂。
或許,自己現在最願意起用的人,正是自己的寶貝兒子劉茂。
劉焉捏了捏眉心,看著劉璝問道:“劉璝,你覺得,茂兒這孩子現在究竟在想什麼?”
劉璝一愣,怎麼突然扯到劉茂身上去了?
三郎自從去往漢中之後,不僅謀劃連連,更是多處規劃一同實施之下深得漢中民心,敬才惜民,名聲已然遍傳整個益州,隱隱有龍起漢中的跡象,卻是讓人極為憧憬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唯獨自己的大兒子劉寶,卻是命中福薄,沒有等到這一天的到來。
劉焉這個時候問出這樣的問題,難道是對自己的親兒子都起了忌憚?
不敢繼續多想,劉璝卻是不露聲色的回問了一句。
“使君為何會有此問?”
劉焉看著劉璝的神情,嘆了口氣,道:“劉寶那孩子,是我家茂兒對不住你。”
劉璝聽聞此言,剛剛還無比挺直的脊樑,只一下子就垮了下來。
“使君,寶兒從我手中親自接過三郎君的親衛統領之職,護衛三郎君安全,本就是他分內之事,遭逢此難,只能怪張...只能怪他自己實力不濟。”
劉璝言語間本沒什麼怨言,唯獨說到張魯時突然打住,口中含著一口怨氣,卻是有些咬牙切齒之恨,只是礙於劉焉,他只得轉而他顧,言說劉寶自己武技稀鬆。
劉焉自然還是聽出了他的憤恨,當即衝著他點點頭,開解道:“既如此,你等下回去便告訴你家老二劉星,我代劉茂任命他為門下掾,等他長大之後,便將他送往茂兒麾下,直接成為軍中司馬。”
“璝代犬子,感激使君和三郎君的恩寵!”劉璝抱了抱拳,當即將劉寶的死暫時拋在腦後。
只願益州太平,三郎君日益盛隆!
......
不論有沒有體會到,就在天下士子對於雒陽的情況翹首以待之時,時間卻在一點點溜走。
卻說董卓廢少帝后。
九月底,董卓因為一些宮殿秘聞大發雷霆,卻是假借給同族的董太皇太后報仇為名,逼迫何太后喝下毒酒,將其鴆殺,又一次打擊了已經被貶為弘農王的劉辯的精神支撐。
之後,董卓自封相國,行宰相事,將整座雒陽城當作自己的玩物。
在內。
大權在握的董卓,為了保證士卒的忠誠,便在雒陽城內實行恐怖統治,毫無限制地縱容麾下士卒姦淫擄掠,就連公主、宮人、皇族等都不能倖免,刀兵相向之下,根本無人能夠抵抗。
由此,不單是董卓,就連其麾下兵馬也都愈加的驕縱起來,令人髮指。
在外。
為了收攏大漢天下各地的諸侯之心,叫天下人反心漸息,董卓又遵從周毖、伍瓊之言,為收納名望和平息反對,重新任用黨人,大量啟用之前被革職的漢室重臣,就連荀爽、陳紀、韓融等老一輩黨魁,也都紛紛不自願地受到了任用。
這本也是收服門閥世家的一步棋。
之後,董卓又大肆任命名聲遠揚的大量名士,其中起任袁紹為渤海太守、韓馥為冀州牧、劉岱為兗州刺史、孔伷為豫州刺史、張邈為陳留太守、張諮為南陽太守等,後來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逼死,又以素有名聲的宗親劉表為荊州牧。
但這一連串的舉動,雖然顯得董卓很有心胸,卻並沒有成功讓天下人歸心。
先有袁術因畏懼董卓,而逃到南陽,藉助袁氏四世三公的招牌,大肆招募私兵準備起事。
後有曹操認為董卓必定會敗亡,定計借獻刀之時刺殺董卓,卻被董卓威壓之下放棄計劃,就此遭遇失敗,曹操本人僥倖逃出京都之後,便找來幾名族兄弟散盡家財,又得到孝廉衛茲的幫助,組織起約五千義軍,準備矯詔也要討伐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