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繼續道:“當初的十一人中,現在被分配到其他縣為吏員的有十人,唯獨別處來的三人中有一人,身負才幹,已經被文和調回了南鄭,暫時委任為門下掾屬,正在等待安排合適的任職。”
“能得文和如此看中,他可是有出類拔萃之才?又是叫什麼名字?”劉茂又問。
賈詡再次拱手,“主公所料不差,此人名叫董熾,字潔才,荊州南郡人,是沔南董家的支脈庶子。”
劉茂聽到此處,也是心裡明悟過來。
怪不得身為董家之後,卻肯到偏遠的漢中郡下的縣裡做一名縣吏,原來是支脈庶子。
在世家豪族中,也只有這些個支脈庶子之流,才肯放下門戶之見去做一名吏員。
賈詡說到此處頓了一下,接著道:“沔南董家在荊州早負盛名,去年不知為何,突然舉家遷離故地,來了益州。其中董家主脈去往了巴郡,而董家支脈則是遷來了漢中。”
“董家?”劉茂皺眉沉思了片刻,卻是霍的抬起頭來,看著賈詡鄭重的問道:“沔南董家當今家主,是誰?”
賈詡也皺起眉。
他不明白為什麼正在說董熾呢,劉茂突然問起了這個,但他還是馬上答道:“是董和,董幼宰。”
劉茂眼前一亮,暗道:“果然是他!”
這董和也不是別人。
乃是正史中劉璋麾下的益州從事,先後歷任數縣的令長,他每到一處,便會以身作則勤儉持之,改變當地崇尚富貴奢靡的風尚,自然深受民眾們愛戴。
後來劉備取益州,便任命董和做了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一同主持自己府中的事務。
而能讓劉茂這麼清楚地記起他,這董和自己其實反倒是次要,更主要的,還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
蜀漢四相之一的董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好傢伙。
雖然董家主脈沒有來漢中,而是遷往了巴郡,不過自己只要厚待這董家支脈,讓董家主脈知曉此事之後,自己必然也能與他們主家結好。
到時......嘿嘿。
劉茂想到此處,心裡卻是不由暗喜。
如此說來,賈詡看中那董熾,將董熾重用,自然是一件好事。
想明白這些,劉茂對於這個董熾更加的重視,當即問道:“董熾其人,如何?”
賈詡毫不含糊,答道:“回稟主公,董熾其人雖是庶子,卻學有所成,知禮善政,為人和善厚忠,其才可為一郡之地。”
劉茂有些驚訝。
他還真沒想到,這個在歷史上根本沒留下任何記錄的董熾,竟然能夠得到賈詡如此的賞識。
賈詡最善揣摩人心,既然他都說董熾忠厚,想來也不會有假。
劉茂心裡下了決定,當即面向黃忠道:“那好,漢升,便讓這個董熾隨你一同前往廣漢,在你帳下做一個書佐,行參軍之事,你看可行?”
黃忠當即抱拳,“主公有命,自無不可!”
十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