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他身後的賈詡此時很是有些感慨。
自己才辭官不久,今日這番半推半就之下,有可能就此落入了劉茂的坑裡了,還真是命運弄人啊。
雖然眼前的劉茂看不出什麼明主的氣勢,但是他首先對自己有救命之恩,之後又對自己禮敬有加,更是一直以“文和兄”相稱,哪怕到了現在關城內亂起之時,劉瑁居然還要給自己牽馬執韁,這樣的敬重,讓人感動。
這使賈詡體會到了幾十年來,都鮮少享受過的受人敬重。
無他。
一介文人憑著一腔熱血入仕為官,空為一名議郎卻無建樹,幾乎就要碌碌一生,這才是他見勢不妙第一時間就要稱病辭官的根本原因。
好在蒼天待他不薄。
危難處被宗親劉茂所救,恰巧劉茂身邊又缺個謀者。
若此時回鄉,只能就此蹉跎一世而已。說不得,自己就先委身於此,且行且看吧!
心裡打定了主意,賈詡這才抬起頭來,目視著前方劉茂的後背,卻越看越是滿意。
既然如此,便為他費些心思吧。
劉茂卻不知賈詡在後方想了這麼多。
他只顧著牽著韁繩在手中,其實卻是怕賈詡給跑了。
身後跟著賈詡和劉璝,幾人在親衛們的簇擁之下,向著關城之中喧鬧聲起的地方趕去。
不知何時,後面思慮良久的賈詡突然趕了上來,與他並駕齊驅著,低聲說了幾句,卻是讓一旁的劉璝變了臉色。
因為地勢險要,所以處在兩座山間峽谷裡的關城算不得多大,感覺沒走多遠,眾人便來到了鬧得最兇的地方。
嚴顏呼喝著,命令親兵上前,呼喝著將士卒們推擠開來。
劉茂這才鬆開賈詡坐騎的韁繩,讓他落在後面,自己撥馬上前。
劉璝亦步亦趨跟在一旁。
走的近了。
劉茂當即發現正如嚴顏所說,這三波人馬之中,正有一波是那黃遼所統帥。
此時的黃遼,騎著戰馬立在兵眾之前,一副氣急的模樣,他發覺身後兵眾的異動,看到是劉茂親來了,立馬就收斂聲勢,想要靠上前來說些什麼,卻終被嚴顏橫刀在前所阻,紋絲也進不得。
眼見自己無法靠近劉茂,黃遼衝著嚴顏瞪了一眼,喊到:“郎君,您總算來了,黃遼有一事,正要向郎君為我座下兒郎討個公道!”
劉茂只是瞅了他一眼,也不回他,而是看向了之前與黃遼對峙的另一波人馬。
被親兵推擠開的人群,原本一共三波人馬。
一方是黃遼和所屬,一方是位於中間明顯正在分割另外兩波人馬的吳懿和所屬。還有一方,便是正在和黃遼對峙的另一波人馬了。
在那波人馬的最前方,是一名斥候打扮的年輕人,暗淡的燈火之下竟也擋不住他臉上的英氣逼人,稜角分明的臉上,此時卻是怒氣滿布。
“這人是誰?”
劉茂上前一步,來到嚴顏的身後問他道。
雖然不認識是誰,但是並不妨礙劉茂認出那人身上的衣甲。
在那人的斥候衣襟之下,還有一套薄薄的亮色軟甲,那是嚴顏從臨江帶來計程車卒之中,少數幾名親隨才有的衣甲。
此時他一個小小的斥候,與身為軍候的黃遼對峙,竟沒有絲毫的怯懦畏懼,膽氣倒是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