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站在譚麗娘身邊用力點頭,心底贊同:他沒有,他不配。呦呦想了想,瞪了老太監一眼,走回去把懷瑾從炕上抱下來,出去了。陳公公只以為是小孩子發脾氣,並沒在意。
呦呦領著懷瑾走到院子中間,彎下腰同懷瑾說:“弟弟,你哭,你哭。”
懷瑾不懂呦呦想要做什麼,嘴裡含著大拇指歪著頭大大的眼睛看她,呦呦哄騙他,“你哭我就給你糖吃。”那糖還是過年的時候譚麗娘買回來的最次的那種黃糖,呦呦一直捨不得吃。
懷瑾一聽有糖吃,當然立刻就哭,呦呦站在他身邊教他,“大點聲,一邊哭一邊喊爹。”
對於懷瑾來說,沒有記憶的父親怎麼比的上有糖的姐姐,立刻放開嗓門嚎啕大哭起來,“爹啊——”別看懷瑾人小體弱,可是他嗓門大,聲音有尖利,這一嗓子能傳出老遠去,起碼四方鄰居能聽得到。
呦呦想了想,光懷瑾一個人哭太假了,乾脆,呦呦也開始哭起來,聲音比懷瑾還大,一邊哭還一邊往地下一坐,“爹啊!你咋死啦!爹啊,你快回來啊!我想你啊!”
如果說一開始呦呦還有做戲的成分,只是為了讓附近鄰居知道這件事,然後把“陳士梅病逝”這件事坐實,到後來她哭著哭著就想起了自己在種花家的爸爸媽媽,三年多的思念和孤單如潮水般襲來,呦呦越哭越情真意切。
懷瑾不知道為什麼姐姐也哭,但是看到呦呦哭得傷心,想著是不是姐姐要反悔不給他糖吃了,就更加賣力地哭起來。
這姐弟倆在院子裡痛哭,屋裡譚麗娘可坐不下去了,立刻出來檢視,看到兩個小兒女站在院子裡一邊哭嘴裡還一邊喊著爹呀娘呀的,也忍不住悲從中來,捏著帕子擦眼淚。
跟著母親從屋裡出來的陶陶和懷宇看到不知道弟弟妹妹哭了,就連一向堅強隱忍的母親都開始掉眼淚,也忍不住啜泣起來。於是,情形演變成了一家五口站在院子裡大哭小泣。
陳公公看著這情形,知道今天怕是談不了了,嘆了一口氣,甩著袖子走了,走出大門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搖搖頭,轉身離開。
陳公公他們一離開,在院子外頭等著聽訊息的各位鄰居就一窩蜂地湧了進來,圍著譚麗娘七嘴八舌地問不停。
其實譚麗娘之前說就當陳士梅已經死了,多少有些賭氣的成分。主要是她沒想到陳公公會來得如此迅速,她連對策都還沒想出來。現在經過喲喲和懷瑾這麼一鬧,好像事情有些無法收場。
譚麗娘啜泣著回想到陳士梅曾經對她的甜言蜜語海誓山盟,再想到現在他拋棄妻子攀附富貴榮華,心下一狠,乾脆點了頭預設。
如果說一開始鄰居們還只是透過喲喲的話來推測,現在譚麗娘都點頭了,看來是真的了。立刻,“譚家的上門女婿病死在趕考路上”的訊息,如同插了翅膀般飛出這座小小的庭院,傳播到整個鎮子上了。
譚家的上門女婿、陳舉人在進京趕考的路上病死了。在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是同一個想法:這家子也不知道倒了什麼黴,接二連三的死人。
呦呦哭了一陣,等到鄰居們都散去的時候,就慢慢停了下來,但是因為哭得太用力,連著打了好幾個哭嗝,被譚麗娘餵了好幾口水才止住了。
懷瑾因為不懂事,被譚麗娘抱著哄了一會,早就不哭了。此刻看到呦呦也不哭了,就湊過來拉了拉她的袖子,“姐姐,糖。”
呦呦哭了一通也覺得有些脫力,就領著懷瑾去廂房裡她藏糖的地方找出兩塊黃糖,她和懷瑾一人一塊坐在門檻上分了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嘴裡含著糖,呦呦此刻後悔起來。居然忘記了要“分手費”和“贍養費”!要個幾百兩銀子,足夠她們一家五口過好幾年了吧?不,幾百兩哪夠,公主可是皇帝的妹子,有錢著呢!
呦呦的想法沒錯,公主有錢,陳士梅嫁的這位公主更有錢,不過這位公主可不是皇帝的妹子,她是皇帝的女兒,皇帝的老來女也是最受寵的女兒。
此時的京都城,金碧輝煌的皇宮中,公主正在拽著皇帝的袖子在撒嬌,老皇帝的手裡原本拿著本奏摺都被這個老來女給晃掉了。
“好了好了,不要晃了,為父的腦子都被你晃成漿糊了。”老皇帝把自己的袖子從女兒手裡抽出來,“說吧,到底什麼事?”
玉瑤公主不拽袖子了改為抱住了皇帝的手臂,“我要嫁探花郎。”
老皇帝回答的特別乾脆,“不行,你是公主,怎麼能嫁。”
“不能嫁,那就娶。”公主同她的父皇討價還價。
“那也不行,探花郎比你大七八歲,太老了。再說,按他的年紀在民間恐怕早已娶妻。”皇帝依然不同意。
“沒有的,我打聽過了。”玉瑤公主心想:就算他娶妻了,也可以休妻嘛,按照日子算的話,陳公公應該已經到了吧。
皇帝自然不可能偏聽公主的一面之詞,於是招來這次殿試的主考官吏部侍郎李大人,得到的答案當然和公主說的一樣。
等李大人離開,皇帝依然猶豫不決,玉瑤公主想了想,決定下一把猛藥,俯下身在皇帝耳邊偷偷說了一句,皇帝聽了立刻震怒。
“什麼?他吃了雄心豹子膽了不成?居然敢對你……來人,將探花郎給我綁來!”
“父皇!”公主趕忙攔住皇帝的怒火,“他不知道女兒是公主,而且,而且,女兒是自願的!”玉瑤公主說著竟露出了羞澀的神情,“而且,您也不想讓自己的外孫沒有父親吧?”
事已至此,皇帝無可奈何了,恰好此時外頭太監稟告說探花郎到了,皇帝想了想,就召人進來,詢問一番後,下了旨,將探花郎賜婚與玉瑤公主。
且說呦呦和懷瑾在廂房門口坐著吃糖,正房那裡已經開始人來人往了。呦呦不懂古代喪事要怎麼辦,不過,不論怎麼辦都得有屍體吧?
譚麗娘對外的說法是,陳士梅得的是傳染病,就地火化了,骨灰過兩天送到。又說:家中貧困,喪事從簡,因此不對外傳送訃告、不接受弔唁,只等骨灰送回小殮大殮過後下葬,就將閉門守孝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