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麗跟百濟的關係要走得更為親近些罷了。
而自那天跟太宗說完了這片土地之廣袤以後。
接下來,李承乾也是發現,愛妃開始把精力都投入到了新的發明當中去。
愛妃開始畫一些她完全看不懂的圖。
另外……
還讓她給準備好全國最頂尖、最富有奇思妙想的工匠。
這也就導致了,李承乾又不得不臨時讓將作大匠姜行本,又舉辦了一場工匠的手工藝大比拼。
像什麼掛在身上不管怎麼動,都始終能保持水平的香爐等等這些,在這一場手工藝大比拼當中,就脫穎而出,還有一些諸如灌水進去,銅盆裡的銅製魚兒就能自己遊動起來。
誰說古人笨的,其實古人一點都不笨。
而且說到刁鑽、精細,古人甚至比後世的人,都甚至還要講究得多。
如此……
經過了一番比拼以及篩選,最後,蘇紈便留下了大概三十人,然後再用這三十人,組建了一個名為工程院的東西。
這工程院就設在東宮的前朝,右永福門那一片區。
而且,還準備給這些人授官,至於說官名叫什麼。
說實話。
蘇紈也沒怎麼想好,不過,反正隨便想一個就好了,唔……就叫做院士吧。
當然!
這個是最高階的,才叫院士,院士由李承乾這個太子來掛名擔任,然後再來一個副院士,就由姜行本來兼任,下面,分六個小組,每個小組五人。
分別就叫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六組。
每組可以是一起研究同一個方向,也可以分開研究不同的方向。
而為什麼要分這麼多組,其實,就是想讓她們產生競爭的關係。
組內,每組都要有一個報告人。
當然,這個負責報告的人,可以是組內自己決定,並且不必是同一個。
簡單地把這麼一個框架給弄了出來,接下來,就是給這些人灌輸科學的知識,以及讓她們去摸索蘇紈不擅長的發明。
比如說……
工程院剛剛建立起來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要把蒸汽機給研究出來。
由蘇紈提供理論上的指導,然後,再讓每個組去做嘗試。
其實……
這蒸汽機的原理跟腳踏繅車的原理其實是差不多的。
只不過當然了,比腳踏繅車肯定要更為複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