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兩會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 第四十五章,別管蘇聯,繼續研究相對論

第四十五章,別管蘇聯,繼續研究相對論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邊軍第一雜役 超自然異聞錄 重生項羽從搶老婆呂雉開始 恐怖二次元 六跡之夢域空城 必須找到阿歷克斯 開局為奴,爭霸天下 逃荒種田:千億物資嬌養殘疾反派 兩會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亡魂的我穿越緝兇 八零:穿成男二妹妹,我帶飛全家 剛穿越就成了亡國公主 可惡!怎麼到處都是長公主的魚! 超時空進化 屏屏的種田日常 快穿攻略女配有毒 我靠吃瓜在年代文裡拿編制 我靠獎學金過活[穿書] 星際移民 毒害權臣歸來後(雙重生)

第四十五章,別管蘇聯,繼續研究相對論

《中國科學院關於目前科學院工作基本情況的彙報》

“……中國科學院關內各所,除近代歷史研究所是由華北大學的歷史研究室擴充組成外,多數是在原來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科學機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九五二年以前的時期,科學院主要進行了爭取團結科學家和調整機構的工作,使過去機構重疊、人力分散和思想混亂的情況,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隨著工農業生産的恢複和發展,我國的科學事業同樣也起了根本的變化。”

“目前科學院共有三十六個科學研究機構(二十五個研究所,四個獨立的研究室,四個研究所的籌備處和天文臺、儀器館、菌種保藏委員會),其中十五個在北京,十三個在華東,八個在東北。共有1725個專業科研人員,其中副研究員以上的高階研究人員347人。”

“……目前科學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很多,最主要的可歸並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於中國現有科學基礎和力量的恰當估計問題。就科學院本身說,雖有三十六個研究單位,347個高階研究人員,其中也確有不少有成就的科學家,但由於過去中國科學的發展極不平衡,除植物生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冶金陶瓷研究所、有機化學研究所和實驗生物研究所等還比較強一些以外,其他各所則大都是不健全的。”

“例如植物研究所的高階研究人員最多,但多數是學植物分類的,研究植物生態和植被的人就極少。動物研究室連專門研究哺乳動物的人也沒有,研究遺傳學和微生物學的人亦非常之少。數學方面研究純粹數學的較多,研究應用數學和力學的人就極少。化學方面研究有機化學的較多,學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人就很少。物理方面研究理論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的人還不少,電子物理的力量就很薄弱。地球物理方面研究氣象者較多,研究地震者就很少。”

“因此,就我國現有的科學水平看,科學院確實集中了一批水平較高的科學人材,但按目前國家建設任務的要求來說,我們今天的科學基礎和力量顯然是不能勝任的。至於科學院外的科學研究力量,多數分散在各産業部門和高等學校中,彼此又缺乏經常的聯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充分地合理使用這些力量。由於對以上這些情況缺乏瞭解,於是工作中的盲目性就很大。”

“第二,關於團結現有科學家和培養新生力量的問題……”

“第三,關於具體貫徹理論結合實際方針的問題……”

“提出科學院當前的重點工作任務,首先在現有基礎上把目前可以使用上的科學力量適當組織起來,全力支援國家工業建設;有重點地對正在建設或即將建設的工業中心或經濟區域,進行對地上地下資源和自然條件的調查研究;相應地發展基礎科學,使之成為不斷支援國家建設和不斷提高科學水平的有力保證。”

“此外,嚴格檢查黨在科學院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糾正過去工作中脫離科學業務和脫離黨的政策的偏向,繼續清理內部的工作,把黨的思想工作與日常的科學業務、學習和教育的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

“郭沫若,1954年4月8日”

國民黨敗退臺灣時,民國的中央科學院有36個科研機構、一千多科研人員留在了大陸,其中不少科研機構的人馬是完整地留了下來的。

但是原位面中國科學院的成立時間是1955年。

這六年的時間,主要就是手忙腳亂地接收科研機構並讓它運轉起來。問題是那時候只知道大概的“科學技術對國家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四個現代化裡加了一個“科學技術現代化”,然後把科學家們供起來。

實際上四個現代化這個提法本身邏輯就是擰巴的:其他三個現代化難道就沒有科技了?這一切理順了應該是:農業科技現代化、工業科技現代化、國防科技和國防體系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科學技術現代化?)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把科學家們當神供起來並不能加速國家的科技發展,反而還有副作用。

科學技術是滲透到國家現代化的方方面面、每個角落的,所有行業的現代化都離不開科技,甚至科技發揮了主要作用。而科學技術本身呢?

看過《雷布斯提案》的中央書記處,對科學技術領域有了新的提法:科學技術,是要實現科研製度現代化。

……

“中共中央對中科院《中國科學院關於目前科學院工作基本情況的彙報》的批示”

“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生産高度發達、文化高度繁榮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每行每業要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除了直接促進生産力發展的應用科學和技術,我們還要發展相應的基礎科學和基礎理論,以為應用科學和技術能夠持續不斷發展提供後盾和支援。”

“我國科學基礎薄弱,而科研人員的成長和科學研究經驗的積累都需要相當長的時期。必須發奮努力,急起直追,否則就會由於科學落後而阻礙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

“科學院是全國科學研究的中心,除了應以主要力量組織本院的科學研究工作外,還必須密切聯系全國科學工作者,協助各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全國各高等學校裡集中了大量的科學研究人員,為了提高中國的科學技術實力、提高高等院校教學的水平,必須在高等學校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這也是與國際接軌的必然發展之路。”

除了寫批示回複給中科院,中央對中科院的重視程度還不僅於此。在中科院成立計劃於1954年9月1日成立)的預備會議正在進行時,總理到會場列席會議。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朕真的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