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范進已經帶到。”
李察放下手中的軍械報表,抬眼向廳內望去。
一名身穿儒服戴著髮髻的中年漢人書生,正踏步走進來。
大漢帝國的文人墨客獨尊儒家文學,所以漢人的知識分子一般都會穿戴儒服,並且大漢帝國朝廷有規定,沒有功名的人,不得隨意穿戴儒服。
在自己家裡穿沒事,穿出門被人舉報那就要吃官司了。
所以,面前這個范進能穿著儒服不遠千里來到新底比斯城見李察,說明對方在大漢帝國也算是知識分子。
“恭賀將軍,拿下希臘人在波斯高原的統治中心新底比斯城,震懾希臘賊子。”
范進進門後,立刻對李察鞠躬作揖,滿嘴恭敬之詞。
“將軍?
我可當不得將軍,我在朝廷那邊的身份,僅僅只是一個囚徒兵罷了。”
范進沒有跟西亞自由軍其餘人一般稱呼李察為大帥,而是稱呼其為將軍,自然有著別樣的深意。
將軍在在漢人群體裡,可是一個非常高的敬稱!
反倒是大帥這種西亞自由軍內部開發出來的稱呼,在大漢帝國沒什麼價值。
“只要將軍願意,我家大人立刻為將軍請示朝廷,一個將軍對您而言,是理所應得的。”
李察笑吟吟的看著范進,在他遞交的門貼裡,李察已經知曉對方是西疆的後勤大總管賈世凱的人。
李察還特意詢問下屬,賈世凱是何許人也。
結果得到的答桉是,賈世凱是西疆的二把手,剩下的就不知道了。
因為李察手下絕大多數人都不是漢人,是漢人的出身又太低,根本接觸不到賈世凱那個層次。
自然也就不夠了解。
只知道後勤大總管是西疆中,地位僅次於鎮西將軍的大人物。
不過李察現在聽范進的意思,那個他不認識的賈世凱,似乎在刻意交好他。
雖說李察自認為當大漢帝國一個將軍綽綽有餘,但他認為是一回事,朝廷是不是這麼想就是另一回事了。
迄今為止,大漢帝國朝廷都沒有派遣哪怕一個人過來問候西亞自由軍,就代表了很多事情。
在這個時代裡,並不是你有功勞,別人就會上杆子給你封官許諾。
畢竟,李察的出身在大漢帝國實在是太低了,而大漢帝國早已在上千年的歷史中,形成了階級固化,上面沒人說話的話,李察的功績都不會傳到長安城那邊去……
更不用說,西亞自由軍還面臨著列奧尼達帶領的希臘兵團主力攻打,西亞自由軍能不能挺過去還是個未知數呢。
在這種時刻,賈世凱派人過來,一開口就是一個將軍的承諾,無疑體現出來誠意。
除非李察不認同自己漢人的身份,才會拒絕賈世凱的提議。
別看現在李察風光無限,大權獨握,實際上全靠夥伴們支撐著,西亞自由軍建立的政體,越往下走,對李察的忠誠度越低,到了基層對李察的擁護度基本上是負值。
西亞自由軍為什麼沒有急著擴張地盤,而是派人去說服那些波斯領主?
就是因為西亞自由軍在波斯高原的大義名分太脆弱了,沒有足夠的駐軍留守,根本控制不了地方。
西亞自由軍治下很多人不敢說,其實心裡都對李察的漢人身份感到不滿。
沒辦法,無論在什麼時代,民族和地域認同感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李察上輩子那個世界,他的祖國曆史上的元朝和清朝一直被認為是異族入侵,就是這個原因。
或許沒什麼文化的底層波斯賤民,對李察的排斥比較低,畢竟那些賤民基本上都是有奶便是娘,誰能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願意跟著誰混。
但波斯領主以及波斯高原的知識分子和各個權貴大商人群體,對李察的認同感就很低了。
這個人群基數雖小,但人家話語權大啊!
底層的波斯賤民人口很多,但他們就是一群愚民,基本上都是聽從當地有名望的人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