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元慧對武元慶卻是惡感更深,在帶著李承乾把寺內看了一遍後,就藉口有事走了。
中午的時候,武元慶原本以為要下山去了,卻沒想到李承乾非要在寺中吃齋菜。
陪著吃了一頓沒滋沒味的白水煮菜後,一行人在和尚安排的禪房裡睡了個午覺。
醒來以後,李承乾又非要去看看寺後一里以外的蒙山大佛。
武元慶嫌天太熱不願意去,李承乾振振有詞的說他皇祖父去過那裡,作為孫子既然到了這裡就不能不跟著皇祖父的腳步。
後世的時候,武元慶光是聽說過卻沒見過蒙山大佛,只知道是挺高挺大的。
從遠處看也是覺得挺大的,等他們氣喘吁吁的費了半個時辰爬到了大佛前邊的時候,才知道什麼聞名不如見面。
這佛像還真是夠大的,整個佛像靠山而鑿,連上下邊的基座,整個佛像能有近二十丈,人站在它下邊顯得無比的渺小。
因為佛像開鑿於南北朝的北齊時期,所以整個形象豐滿、體格壯實、衣紋洗練而流暢、造像整體感強、佛教氣息濃厚。
要武元慶形容那就是慈眉善目,看著就讓人有好感。
大佛背後的山坪上有一大片的佛閣殿宇,綿延幾百米,竟然比開化寺還要大還要漂亮。
李承乾高興的不行,大呼不虛此行。
等興沖沖的把大佛這邊的殿宇看了個遍後,天色已經昏暗。
武元慶提醒該下山了,李承乾卻不願走,說要在這裡為祭天做準備,提前齋戒。
武元慶自然不願意陪著他胡鬧,就準備領著弟弟妹妹下山回家。
結果襄城長樂兩個攔著不讓他帶大丫二丫走,武元慶見大丫二丫也有些心動想留下來,也只能同意了留下來住一晚。
吃晚飯的時候,元慧做完了晚課也來到了這裡,陪著說了會話。
吃過飯,李承乾在佛前跪著齋戒,武元慶武元爽兩個在一旁陪著,還有一個小和尚被元慧安排著等候差遣。
襄城長樂和大丫二丫四個女眷則待在禪房裡聊著小姑娘們感興趣的事情,襄城年紀大點還是挺在意佛門清淨的,可剩下的三個都是小丫頭就不會想太多,還和平時一樣說笑,不時響起咯咯清脆的笑聲,一點也沒有身在佛門淨地的覺悟。
李承乾別看平時在武元慶面前是個小逗比,但齋戒的時候卻莊重肅穆虔誠的很。
武元慶武元爽哥兩個就不行了,盤著腿也沒個坐像,擠眉弄眼的在撩逗一邊打坐的小和尚。
小和尚眼觀鼻,鼻觀心,精神集中,心不旁騖默唸著佛經。
時間慢慢到了子時,佛像前的燈明滅不定慢慢的暗了下來,原來是燈油不多了,小和尚就準備起身填燈油。
就在這時,襄城公主悄悄推門走了進來。
原來襄城見三個小丫頭已經沉沉睡去,心裡惦記著弟弟,來看看是不是該睡了,總不能在佛前跪一晚上吧。
進來後,就見小和尚準備起身添燈油,襄城衝他擺擺手,笑著示意自己去填。
祭天的時候襄城是沒有資格參加的,但弟弟齋戒的時候幫忙添個燈油也算她為這事盡一點心意。
大詩人杜牧寫過一首七言絕句,說: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襄城公主這時不過十三四,正是捲上珠簾總不如的豆蔻年華。
在武元慶看來雖然漂亮,可也不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小丫頭,看在小和尚的眼中,明眸皓齒的公主殿下在燭光映照下一顰一笑都像仙女一樣,一時間驚為天人眼珠都不會轉了。
襄城被小和尚看的有點羞澀,不由的用一手遮住臉一隻手撥燈填油。
看看羞澀的襄城再看看看呆了的小和尚,武元慶湊到小和尚跟前悄聲問:”好看吧,沒見過吧“
小和尚下意思的點點頭:”好看“。
聽了小和尚的回答,武元慶隨口吟到:”雲掩半邊月,玉手撥金燈。想起凡間事,我也不做僧。小和尚你春心動了“。
。
喜歡夢幻初唐請大家收藏:()夢幻初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