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他十分高興,他想要的徒弟可不是一個心裡明明有異議,卻死活憋著不說出口,還裝作若無其事的附和他這個師父。
“若是隻有靈芝和人參自然不可以,老夫還搭配其他藥,讓你更容易吸收,不至於虛不受補,而且這個分量也有講究。”仲景將這次的藥丸當做給小徒弟上課的道具。
邊聽仲大夫講解,南枝邊點頭,遇到不理解的也會提問,他倆之間的教學氛圍十分不錯。
其實他們之間這種教學模式也十分隨意,並沒有刻意說一定要從哪裡學起。
他讓南枝被那些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會結合實際去給小徒弟講解。
皇莊上南枝特意讓人收拾出一間藥房,除了各類藥材,還有一整套配藥工具。
南枝還專門找到石英砂做了一套量杯滴管這類實驗工具,找到的原材料有限,最後做出來的玻璃套也就只有這麼一套。
日後有機會,南枝覺得他可以去靠近西域,擁有一片沙地的雍州看看,說不定能找到足夠多的石英砂。
小皇子腦子裡沒少規劃怎麼將這些資源利用起來,甚至沙地上他都規劃好,準備種西瓜。
看著空間裡的西瓜種子,又想起黔州已經被他安排好種玉米。
雖說只是繞過黔州牧,與巴清夫人進行合作,但彜族在山上,玉米能夠種在高地之上,比起水稻反而是玉米可能更合適那個種植環境。
並且在南枝的安排下,土地肥沃的一些位置,都是種他從農場裡拿出來的二代水稻,並且將改良後的大豆也推廣下去。
地裡基本上除了種糧食外,收獲一茬之後,就會改種大豆去改善土質。
為了不竭澤而漁,將這一條讓他爹列入法條之中。
別說如今的農民不懂什麼叫科學種植,即便是南枝上輩子依舊還是有守舊,不願意做出改變的農民。
因此這些道理講不通的情況下,自然需要帶有一定強制性質才可以。
不過也不能一味去用法強迫他們照做,除了違反的懲罰,遵守的獎勵也必須要有。
南枝根據這些種子大致産量,計算之後又添一條,如果照做就可以減免相關農稅。
收獲的成果可以少上交一部分,自家能夠留更多糧的情況,自然抵觸情緒會減少不少。
這就是給一棒子之後的甜棗,等到照做之後發現家裡的存糧不僅沒少,還變得更多的時候,實際嘗到好處的百姓就會繼續照做。
到時候不管有沒有這條律法,他們都會繼續照做。
南枝有時候也很無奈,他其實並不想用這麼強硬的方法,但講不通理的時候,他只能選擇這麼做。
讓仁安帝這麼推行,並非沒有收到阻力,最起碼屬於利益鏈其中一環的世家就特別不樂意。
最後也是也不知道仁安帝怎麼說服這些人的,南枝不止一次慶幸坐在那個位置上的還不是他。
如果說在他出生之前,仁安帝就是一個如同守成的平庸君主,在他多次提出奇思妙想後。
他爹就有了讓世家叫苦不疊的改變,麻煩的從來也不止他一個,作為被他拉出來被迫當明君的仁安帝,不得不也惹一堆麻煩去解決。
可以說南枝對於仁安帝還像是一種鞭策,他們父子倆的配合還做的不錯。
盛京有他爹去操心,邊郡雖說有昭陽看著,但定國公身邊有未來會背刺的內鬼。
再加上武將大多直來直去,不太喜歡那些彎彎繞繞的,或許在兵法造詣上,外公能力沒有問題。
但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那些算計,恐怕定國公與昭陽都不擅長。
說起來,他那個未來姐夫貌似挺擅長這一方面的,小皇子摸著下巴若有所思。
“清晏你對於我姐夫有什麼瞭解嗎?”在他身邊,訊息最靈通的就是伴讀。
伴讀沉思,半晌沒有回應。
原本只是隨意一問,也沒準備得到什麼答案,結果伴讀的沉默反倒讓他有些奇怪。
“這麼難以回答?”小皇子納悶。
伴讀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