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萱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是看他們邊說話邊盯著銀灘小區那邊,有棟小樓正對著這邊的加工廠,就問道:“鄒老闆,你在那個小區分了房子嗎?要是正好分了你加工廠對面的房子就好了。”
鄒老闆點頭:“對呀,我當時就選的對面這棟,1~4樓都是我們家的。你看這底下原來有圍牆的,我原來就打算搬過來的時候自己砌個走道,把圍牆上開了個門,直接就上這兒來了。”
老鄒老婆笑:“現在沒圍牆了,你都不用砌走道,也不用開門了,直接就能過去,美死你了!”
趙寶萱看了看,還真是蹊蹺,加工廠這邊晾曬海味的架子和木板就只擺到銀灘小區的圍牆線外,真的沒過界!
看來銀灘小區的傳說不是空穴來風。
她想著法子把話題扯到小區那邊去:“鄒老闆,你的工廠開多久了?他們蓋房子的時候會不會影響你這兒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她不太會聊天,乾脆就拿自己稍微熟悉的事情來提問,要不然總這麼尷尬的看一眼笑一下實在是太無聊了。
海邊的風大,可想而知搞基建的時候海風一吹必定是漫天的灰塵,這些晾在露天的海味上還不都是沙子啊!
“不影響!”鄒老闆很是得意:“我這個人就是心誠啊,我在這裡開加工廠哦,風不管怎麼吹,都是從我這邊朝他那邊吹。不瞞你說,拜海神爺,全村就我最誠心。”
咦,真是神奇啊,話題居然又繞回來了。
趙寶萱在心裡偷笑:“這邊拜海神爺是什麼時候啊?我還沒看過呢。”
“本來是每年四月份!可現在呀……”鄒老闆欲言又止:“哎,別提了。”
趙寶萱好奇的接著問:“現在是幾月份啊?”
老鄒老婆嘟囔道:“你就說唄,怕啥呢,村長又不在,你喊人家來,不就是想要說這件事的嗎!”
鄒老闆咬咬牙:“現在不讓搞了!說是要創新風,舊的習俗都要清清除。”
趙寶萱眨眨眼睛:“不對呀,這些是民俗,要保護,還可以申請非物質遺產呢。”
她把關於挖掘並保護民俗的法案簡單的說了說。
鄒老闆一下子就激動了:“太好了,還有這事兒啊!哎呀太好了!”
他的喜悅感染了趙寶萱:“你們說的拜海神是不是比昨天的開漁儀式還熱鬧啊?”
“熱鬧多了!開漁就是擺一下供品就散了,在海神廟前擺供品祭祀才正宗,要敲鑼打鼓放鞭炮,對著大海拜神才有用嘛!”
那眼神,對現在的開漁儀式根本就不屑一顧。
趙寶萱笑了笑:“好講究啊,聽著就好玩。可是為什麼是四月份啊?那時候多冷啊!”
“不冷了,四月份早都能種地了,穀雨祭海是祖上傳下來的,那幾天正好天氣不冷不熱的,偶爾下一兩回雨,風不大不影響。以前我們的廟會可熱鬧了。”
“都有什麼好玩的?”穀雨季節不是農民插秧種地的時候嗎?漁村也趕這熱鬧?
“可多好玩的了!有抬神啊,把海神老爺從廟裡請出來,抬著巡城,然後巡海,把海神老爺請到船上,海神老爺要把我們供給他的供品發給海里的龍王爺。”
穀雨時節,氣溫回升海水回暖,大海里的魚洄游到淺海地帶,正是漁民下海捕魚的好日子。
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人家有地種莊稼的穀雨這天祭祀農神,他們沒地可種只能出海打魚的就要祭祀海神,為了漁民們在穀雨這天要舉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他們能夠平平安安的出海,滿載而歸。
鄒老闆邊說邊比劃,滿臉興奮,老鄒老婆在一旁高興的笑,不時插句嘴補充說些什麼。
趙寶萱聽得很入迷,這麼有傳承的民俗,都可以專門寫本書放進博物館,沒人開發就夠可惜的了,居然還想改掉。
她明知故問道:“村裡的海神廟在哪裡?”
“敬老院那裡就是!”
“啊?我昨天經過敬老院那裡沒看到供著海神。”
“鎖著了,誰都不給看。”
“哦~!”趙寶萱拉長了聲音:“把海神廟拿來當敬老院或者幼兒園,是不是不太好啊?”
鎖著就鎖著,幹嘛還改使用功能?這是什麼心理?
鄒老闆義憤填膺:“當然不行了!那是海神廟!咱們是老百姓,在海神爺面前,村長也是老百姓!那裡就不是咱普通人住的地方,她這麼一瞎折騰啊,倒黴的是村裡人!人命關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