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陳總。”李曉峰順手接了過來,噸噸噸的喝了幾口。
陳默卻難得的拉起了家常,“之前的最佳化專案獎金拿了不少,花哪裡去了?”
“轉給我媽了。”李曉峰想起母親收到轉賬時候的驚訝和不敢置信的來電就咧著嘴笑。
大學期間就在網咖打了兩年工的李曉峰家庭環境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陳默有些驚訝,“自己沒留點兒?”
“我工資不少,還有那個...”李曉峰說話的時候有點扭捏,“還有那個出差補貼,我都存起來了。”
陳默恍然大悟,華興出差或者常駐海外都還有生活補貼,困難地區(按不同的國家分級劃分)還會有困難補貼。
在最困難的地方工作一天的困難補貼都能達到180美金。
難怪這小子哪裡窮、哪裡亂就主動申請過去。
“聽說你上週給非洲組寫的自動化巡檢指令碼,把故障響應時間壓縮了40%?”
李曉峰的手指頓了頓。那個指令碼是他用三個月午休時間自學的PythOn寫的,此刻卻像塊燙手山芋:“只是些基礎最佳化...”
“基礎工作做到極致就是創新。”陳默突然指著門口門,“就像這個門禁,表面上只能刷卡,其實能監控整棟樓的溫溼度。”
李曉峰點頭說自己明白。
“三季度績效A+。” 陳默進入了正題。
“A+?” 李曉峰愣住。華興的績效體系裡A已是最高檔,在墨西哥城搶修光纜他都沒拿到過這個評級。
“你帶隊開發的智慧運維指令碼,幫非洲組節省超過了35%的人力。”陳默調出系統後臺資料,“這是能寫進年度創新案例的工作亮點。”
李曉峰露出憨厚的笑,並已經開始暢想這個A+到底能有什麼。
卻想到彷彿聽到一個惡魔的聲音,“但我們華興最高績效就是A,也只有A。” 對面的魔鬼說完還對他挑挑眉,把電腦轉到他面前,眼前顯示著自己的績效考評表。
上面確實是一個紅色的“A”,沒有什麼“A+”,他有些無奈的看著對面的大佬,心裡卻想的是你一個21級大佬逗我一個11級操作族蝦兵蟹將有意思嗎。
只見陳默從抽屜裡抽出個信封,說道,“這個給你,開啟看看?”
李曉峰的心情被陳默搞得跟坐過山車一樣,饒是這樣,此刻他也充滿了期待。
待到他撕開這個十幾年前很常見的黃色信封后,赫然出現一張破格晉升12級的審批單。
耳邊傳來陳默的聲音,“華興確實沒有A+,不過我們私底下會把破格提拔的情況叫做A+,這也算是公司的彩蛋。下個月起底薪會調整到8500,目標績效4200。希望你再接再厲。”
李曉峰看著自己手裡的破格提拔審批單,心裡就像大熱天喝冰水一樣爽。
他快速的在腦海裡算了一下賬,如果下個季度再拿A,不算加班費的稅前收入是12700。
滿打滿算加入公司才9個月的他,已經走完了很多前輩好幾年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