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越南密戰:1950-1954中國援越戰爭紀實 > 第6章 陳賡秘密進入越南

第6章 陳賡秘密進入越南 (第1/4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穿越現代當特警 庸人自擾 諸如此類 討債 唯有韶光 女配不好當gl[快穿] 虎哥的故事之歸途 【香情】傾城姬 我從天國來[穿越] 丞相他懷了龍種 救救他 替嫁成真 去你的渣攻弱受[快穿] 大少歸來 地府小鬼差 末世續緣(又名末文正啟) 仙家總是許多愁 開局送你一個富二代 王爺墜仙記 小祖宗,跟我成親

1950年8月,陳賡和胡志明在一起研究作戰方案

大將陳賡入越

1950年6月中旬,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4兵團司令員陳賡接連收到中央電報,命令他代表中共中央前往越南,幫助越軍組織、實施邊界戰役。中共中央在6月18日給陳賡的電報中說:

你去越南,除與越南方面商談和解決若幹具體問題外,主要任務應根據越南各方面的情況包括軍事、政治、經濟、地形、交通等項情況在內),及我們可能的援助特別注意物資的運輸條件),擬定一個大體可行的軍事計劃,以便根據這個計劃,給予各種援助,分別先後運輸各種物資,並訓練幹部,整編部隊,擴大兵員,組織後勤,進行作戰。這個計劃,必須切合實際,並需越共中央同意。最近越共中央提出很多要求,並擬在1950年內組織與裝備六個師約十萬人的部隊。我們覺得他們的要求缺乏周密的計劃,似乎不很切合實際,難以行通,特別是目前的運輸條件及越南的經濟條件,在目前不可能組織這樣大的部隊。望你在越南瞭解他們各方面的情況之後,和越共中央一道,共同擬定一個可行的計劃。同時,應將我們援助他們的計劃也加以擬定,報告中央批準後實行。

戰爭環境中,情況瞬息萬變。6月21日,羅貴波電告中共中央,在老街的越軍缺乏糧食,難以實施原定作戰方案,印支共中央和總軍委決定暫時放棄老街戰役,改而進行高平戰役,爭取在7月下旬開始。考慮到在雲南整訓的第308師對高平較為熟悉,擬將該師調往高平作戰。

接到這份電報的次日,6月22日,中共中央電告陳賡,要他準備盡快出發去越南協助組織戰役。同一天,毛澤東電告廣西省領導同志:“現在雲南整訓的越南部隊約1萬人,準備於12~15日由硯山啟程,7月下旬到達靖西,並準備作戰。請你們指示沿途給予幫助,並替他們選擇集中地點,代為準備一個月的糧食。該部隊到達靖西後,如槍械軍火有所不足,向你們要求補充時,你們應盡可能給予幫助。”

陳賡行事果斷,即刻確定了隨同他赴越的工作班子。他們是:第4兵團宣傳部部長曾延偉、兵團作戰處副處長王振夫、兵團軍械處副處長楊進、兵團機要處副處長劉師祥、第14軍作戰處處長梁中玉、後勤處處長張乃詹、副師長王硯泉、炮兵團團長杜建華。[1]

和陳賡一起去越南的,還有原邊區縱隊參謀長、36歲的黃景文和團政委黃為。這兩位都是“越南通”。

原來,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根據國共兩黨協議,堅持敵後抗戰的東江縱隊主力由司令員曾生率領,經海路撤到山東煙臺。中共中央指示,廣東南路武裝堅持粵桂邊地區遊擊戰爭。1946年2月,由於受到國民黨軍壓力,經中共南方局與越南黨商洽,南路武裝主力第1團由團長黃景文率領,大部入越整訓,餘部原地堅持鬥爭。

黃景文率部入越後,曾協助越軍在北江和海寧省與法軍作戰,得到越方稱贊,為此黃景文於1946年10月被聘請為越南高階步兵學校校址在義安省)顧問。黃景文化名“陳光”,刻苦學習,越南語水平明顯提高。

1947年,在越南整訓的解放軍部隊於10月返回國內,於1948年初編入新成立的“滇桂邊區縱隊”簡稱“邊縱”),黃景文任一支隊司令員。1949年7月,“邊縱”改稱“滇桂、黔邊區縱隊”,簡稱仍為“邊縱”,莊田任司令員,林李明任政委,黃景文任參謀長。

有這個背景,邊縱參謀長黃景文入越自然順理成章。據黃景文夫人李夏湘後來的回憶,陳賡組織入越工作班子的時候,黃景文主動請纓說:“請組織讓我參加顧問團吧。我對越南的情況熟悉。”[2]

考慮到隨行電臺沿途要和中共中央、西南軍區、在越南的中共聯絡代表羅貴波和第4兵團司令部這四個方面保持及時聯系,劉師祥帶上了三個機要員——傅孝忠、嶽星照、延月庚。為了及時收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發的新聞,還從兵團新聞科調來了機要員趙錫峰。

邊縱領導人1950年合影:左起林李明邊縱政委)、莊田邊縱司令員)、黃景文邊縱參謀長)。黃曉夏供稿)

一聲令下,代表團成員齊聚昆明。

第40師副師長王硯泉還在滇西南鳳慶地區指揮剿匪作戰,並且剛剛完成了對赴越軍事顧問團幹部的選派。待接到兵團命令急返昆明的電報,他就只有縱馬飛奔了。趕到大理的時候,王硯泉遇見了要去昆明向軍事顧問團報到的第119團團長田大邦,兩人結成一路急如星火般來到昆明。陳賡一見王硯泉,大聲說道:“回來得真快,跟我一塊到越南去打一仗吧。”

隨陳賡出發的幹部們都很愉快,幾年來他們跟隨陳司令員出征,捷報頻傳,信心十足。只是28歲的劉師祥原打算7月裡和同在一個處的女機要員張瑞雲結婚的,這下子婚期可就不知道要推到哪一天去了。

陳賡細心地為印支共中央準備了禮物——從香港買來的一批收音機、手錶和鋼筆。他還為羅貴波帶上了慰問品,加上別的,林林總總,足足用了20頭騾子馱運。

臨行之際,陳賡的考慮頗為周到。6月28日,他致電中共西南局並中共中央,報告說:“我決定於7月5日由昆動身赴越,但我應以何名義去越,請即示之。”

6月30日,他接到了中共中央複電:“陳賡到越可用中共中央代表名義。”陳賡的身份是“中共中央代表”,他被賦予全權,入越後即為中國派出的最高負責人,在必要時可代表中共中央作出決斷。而羅貴波則是中共中央派往越南的聯絡代表。

毛澤東對陳賡的軍事才能完全信任,他同意越方改打高平的決定,於7月2日致電印支共中央說:“對高平的具體作戰方案,等陳賡去後,由你們最後商定。以後如何作戰,由你們自己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我們如有意見,僅供你們參考,因為你們比我們熟悉情況。”

後來,陳賡的出發日期略有推遲。

7月7日早晨,一列小火車靜靜地滑出了昆明火車站,向南駛去。車窗裡,有人想貼著窗戶往外張望,一看到路邊有人,又急忙縮了回去。他就是陳賡。清晨,陳賡吻別了當年4月8日才出生的女兒小進。算起來,小女兒再過十天就過百日了。

在一個警衛連護衛下,陳賡率隨行人員乘坐滇越鐵路小火車開始了他的秘密使命。

[1]1988年4月,作者在昆明訪問王硯泉。

[2]2004年3月20日,黃景文之女黃曉夏向本書作者提供書面材料。

輾轉南下,朝鮮戰爭風雲激蕩名將心胸

小火車在雲南的群山中曲折行進。這條窄軌鐵路是法國殖民者佔據越南之後,為了將勢力範圍推進到中國的雲南而在20世紀初修建的。鐵路隨山勢蜿蜒,火車不能開得很快,看沿路水光山色卻是再好不過的。但此時此刻的陳賡,一路凝思著越南戰局,已經無暇顧及風景。他的思緒還不時飄向北方,飄向遙遠的朝鮮戰場。在前去開遠的小火車上,他叫過劉師祥,佈置了此行機要工作的三項任務:及時翻譯電報,接收新華社播發的《參考資料》,收錄中央電臺的新聞。他吩咐說,在可能的情況下,每到播發新聞的時候,電臺停下來接收。[1]

此時,朝鮮半島上的戰爭吸引著整個世界的注視。朝鮮人民軍利用突然作戰的效果,在雨幕中突破“三八線”,迅速擊潰了對手,於1950年6月28日佔領漢城,又將主力分為東西兩線大舉向南推進。

6月3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美軍參加朝鮮戰爭。7月1日,美國陸軍第24師先遣部隊抵達朝鮮。5日,美軍一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營北進至鳥山地區,遭到疾進的朝鮮人民軍重創。但是,美軍還在不斷登陸,朝鮮戰爭複雜化了。

1955年,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

1950年7月1日至6日,朝鮮人民軍實施水原戰役,主力強渡漢江,於7月4日擊潰水原之敵。為了趕在美軍主力展開之前殲滅錦江、安東當面之敵,人民軍馬不停蹄,在南線成立方面軍司令部,於7月7日發起大田戰役,意在迫使敵軍主力決戰,進而解放全部國土。

這些,就是出發當日陳賡最關心的天下大局了。

小火車的轟隆聲在滇南的崇山峻嶺中不時喚來重重疊疊的迴音。一代名將陳賡,又要為自己的歷史翻開風雲變幻的新一頁了。

陳賡,1903年2月27日生於湖南湘鄉縣農村,原名陳庶康。陳賡的祖父陳翼懷出身寒苦,因嫻熟武藝,早年投入湘軍,逐漸升為軍官,中年後解甲歸田,成為當地富豪。陳翼懷的經歷對幼年的陳庶康頗有影響。20世紀初的湖南,新思想、新潮流如春風拂地,潤物無聲。陳庶康6歲入私塾,幾年後厭倦了“四書”“五經”。12歲時,陳庶康進入湘鄉縣東山書院讀書。這座新式學校頗具盛名,陳庶康入學之前五年,毛澤東也曾在此書院求學,並受到了新思想的薰陶。

來到東山書院的陳庶康,廣泛涉獵各類圖書,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1917年,父母做主,為他挑選了一位年長兩歲的姑娘,要他回家即刻成親。無法容忍這一事實的陳庶康憤而抗婚,像祖父那樣離家出走,投身湘軍,從此更名陳賡。最終,他迫使父母親賠送錢財,把陌生的姑娘送回了孃家。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少爺的陪讀真可愛 明月照百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