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俠的詩太多了,金風也在考慮使用哪一篇,最後衡量了一下,金風還是決定兩篇都回憶出來再說。
見到人都上來的差不多了,大江之介高聲說道:“古詩是華夏人的傳統,我聽說華夏出了一個天才詩人,怎麼還不上臺呢?”
“這就來。”金風闊步走上臺。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年輕人你的詩呢?”大江之介好奇的問道。
金風觀察了一下,前邊的人都是寫俠客如何的厲害,特別的強,所以金風必須要用一篇不一樣的詩歌才行。
“《白馬篇》”金風報出來了自己的詩名。
這個詩名聽起來和俠客毫無關系,這首詩也是大名鼎鼎的曹植所做,很多人只知道曹植寫過《七步詩》、《洛神賦》,但是《白馬篇》卻沒有人知道。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第一句話一出口,大家就愣了一下,詩一開頭就使人感到氣勢不凡。“白馬”“金羈”,色彩鮮明。從表面看,只見馬,不見人,其實這裡寫馬,正是為了寫人,用的是烘雲託月的手法。
“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下面是故設問答,補敘來歷,而且提到了俠,這首詩可不是寫馬的,而是寫俠客的。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這裡四句話寫了遊俠兒的武藝高超,而且描寫的非常詳細,比其他直接寫殺多人要高明瞭許多。
“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淩鮮卑。”下面畫風一轉,居然轉到了邊城戰事上,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這個遊俠兒是去邊關打仗的。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最後四句話一出,大家瞬間就被遊俠兒的高尚所感動,遊俠兒不僅武藝高強,思想也很高尚,為了國家的安危可以不顧生死。
一個高尚品格的俠客形象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和其他俠客詩相比,這首《白馬篇》立意更加的高明。
“我們寫的是俠客,不是戰士。”大江之介毫不客氣的說道。
金風笑了笑,“請問何為俠?”
“奉天行道,善德仁勇,守德仗義,禮智忠信是為俠。”大江之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金風搖搖頭,“我覺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大江之介愣了一下,他非常想要反駁金風,可是他沒有辦法反駁,因為金風說的很對,不能為國為民,還可以稱之為俠嗎?小人還差不多。
“很好,說的非常不錯。”三個評委對於金風的這首《白馬篇》贊不絕口。
“謝謝。”金風還有一首俠客詩,現在看來是用不上了。
“我們一致認為華夏的金風獲得頭名。”三位評委毫不客氣的說道。
這樣的話,華夏就獲得了六分,而日本包攬了剩下的兩名,加上前邊的名次,日本一共獲得了四分,朝鮮是兩分,韓國一分沒有,韓國的參賽詩人臉色鐵青,非常的不好看。
當然在最後一天的比賽還沒有結束之前,誰也不知道哪個國家能夠獲得冠軍,不過華夏的六分至少可以確保華夏進入前兩名,立於不敗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