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子謙是在八歲的時候沒了父親的,之後一直跟母親相依為命。
世界很大,從家裡坐地鐵到學校要花三塊錢,坐到市中心七塊,火車站九塊……更遠的地方要更多的車費。
鬍子謙聽同學說過,出國的機票都是千把上萬塊,他換算了一下,那個地方一定很遠,這個世界實在太大了。
世界同時也很小,只有他和他媽媽。
他經常搬家,沒什麼朋友同學,除了媽媽以外,他好像也沒有什麼親人。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都沒有。
父親去世後,沒有人管他。
媽媽也不管他,為了賺錢養家,哪有時間跟他相處。
鬍子謙就這樣學壞了。
逃課、網咖、電玩城。
小小年紀,鬍子謙就跟外面的人混在一起,他學抽菸、喝酒、賭博、沉迷網路,成績一退再退。
大家都說他不是個好孩子,以至於他幹出弒母這種喪心病狂的事情,大家雖然震驚,但轉念一想,又覺得是意料之中,這種孩子像是會幹這樣壞事的人。
但鬍子謙為什麼突然殺了他的媽媽,這件事誰也不知道,警方目前也沒有任何訊息透露。
但根據知情人士透露,文章分析了鬍子謙殺人背後的推動機制,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因素。
鬍子謙的行為,深受他所接觸的環境的影響,而應該阻止他繼續接觸不良環境的父母,卻沒有做到明理辨別的教導。
父親不在教不了,母親也沒有教過鬍子謙什麼。當鬍子謙在學校被嘲笑沒有父親時,沒有母親的寬慰,他只能選擇離開校園,進入另一個釋放怨氣隨心所欲的社會場所。
在那些場所裡,鬍子謙接觸到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是導致他最後殺死自己母親的火線。
文章寫到這裡,留了一個空白,並不急於揭露它想透露的重點,但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鬍子謙正在接受心理醫生的測試,他非常平靜,一點也不著急。
人格分裂對他來說,根本不需要演戲,他本就是另外一個人。
他一直在關注聯絡器,等著葉寶寶的訊息,這才是他在意的。
大概因為他的形象是一個少年,今天押送他過來的警察並不多,雖然束縛的措施做得很好,但要硬逃出去並不是沒有可能。
一個下午都在醫院裡度過,帶著眼鏡的醫生測試過後,對一旁等候的警察點了點頭,他把測試報告分析拿給警察看,證明鬍子謙的確是一個分裂的人格。
“我企圖喚醒鬍子謙的真正人格,但是失敗了,現在主導他的這個人格應該是個成年男人……”
講解到半,醫生的助手進來了,他拿著平板,給醫生看了某樣東西。
“怎麼了?”警察見醫生的表情有些奇怪。
心理醫生說道:“你明天再把他帶過來一趟,我覺得他是個很適合研究的物件。”
警察指了指鬍子謙,“他?為什麼?人格分裂的患者可不止他一個。”
“但是他很有研究性,你看看這個,等明天報道出來,應該就能知道了。”
警察看過之後,“這都是假的吧,網上的話怎麼能相信,我們警察都不知道的事情,他們怎麼會知道。”
“可能是真的,我剛才跟鬍子謙對話,發現他有個不能透露的信仰,應該屬於某個神秘的文化。”
這正好跟文章埋下的伏筆一樣。
警察干皺的臉笑了笑,他看向醫生。
醫生說:“怎麼?以為我在想辦法救他,他可沒錢給我。”
“哪裡哪裡,就算你想救他,法律也不允許啊。除非國王同意。”警察笑道,“那我今天就帶他走了,至於明天能不能過來,也不是我們能說了算的。”
心理醫生明白,擺擺手讓他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