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關於法明大師的。”
喜姨右手輕輕一揮,從各處的書架中飛出好幾本書籍,何遇伸出手去接,不一會兒她的手上就多了一捧半米高的書。
而喜姨也重新鑽回書架後了。
“喜姨。”何遇叫住她。
喜姨不耐煩地轉頭,“什麼事?”
“古叔讓我代他向您問好。邀您有空過去喝杯茶。”
喜姨沒搭理何遇的話,身子漸漸掩藏與書架後面。何遇低低一笑,她也只能幫到這兒了。她還有手裡的書要看。
這麼多關於法明大師的書,哪一本說的才是棲華寺的那個法明啊。
很快何遇就定神翻書了。
能查閱系統圖書館裡的書,是引路人的一個特權。系統圖書館裡有所有任務世界的記載,相當於是一個完整而巨大的史書庫,而華夏城圖書館裡的人類所記載的資訊,不到這裡的千萬分之一。
法明大師出生在一個尋常的農民家庭,他孃親在生下他後便去世了,只給法明留下了一個做工粗糙的長命鎖。法明家裡就只剩下四個男人:他,他哥,以及父親與爺爺。法明的哥哥不學無術,經常幹偷雞摸狗的事。法明三歲那年,哥哥偷了家中買米的錢去賭,輸光了。父親氣得與哥哥打了起來,卻不小心將上前勸架的爺爺推倒,老人家身體弱,倒地就沒能再起來。後來哥哥又因為意外被地上鐮刀刺死,父親悲痛欲絕、後悔萬分,便自盡了。
大約是法明孃親留下的長命鎖真有奇效,法明一個人磕磕絆絆活到了七歲,遇上了災年。糧食欠收,大家都自顧不暇,法明不能再吃百家飯了。他餓了好幾天,來到河邊,看到一條小鯉魚從河中跳起,落到了岸上。
法明看到有東西可以吃,立刻跑到那條小魚前,本來飢腸轆轆的他,看到那條死命掙扎著要回到水裡的小魚,突然覺得那就是自己。他將小魚重新放回了河裡。然後餓暈在河邊。醒來後才發現自己被一個老嫗救了。
老嫗告訴他,要吃飯可以去做和尚,餓不死。
法明做了和尚後,行為漸漸怪異起來,瘋瘋癲癲,扔掉木砵換成拂塵,摘了佛珠只戴長命鎖,沒有一點佛門僧人的模樣。他常行走於鬧市,預言災禍,且言有所中。因為預測百年內皇朝會改朝換代,被在任皇帝所忌諱,法明最終褪去袈裟,歸隱田野,耕于山間。而正如他所預言,百年內政權更迭三次,最後由陳國一統天下。也正因為這個預言,法明最後被後世諸皇虔誠供奉。
何遇合上書。
拂塵為陳,長命鎖象徵法明的孩童時期,草帽是法明歸隱後的表物。那塊木牌刻畫了法明的一生,的確是通關的必須物。棲華寺這個新手任務看似簡單,卻也危機四伏。
消耗完這些,何遇覺得有些餓了,該去吃東西了。
她起身往外走,身後忽傳來喜姨冷冷淡淡的聲音:“他不會說那樣的話,你日後毋需多言。”
何遇一愣,回了聲是。這就沒辦法了,古叔只能自己爭氣了。
何遇剛走到華夏城圖書館的大廳,就看溫如和齊曉樂也在。溫如見她眼前一亮,向她輕輕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