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飯,大家只吃了個半飽不到,他們要把肚子留出來,等著吃年夜飯呢!
那才是重頭菜!
到了後半晌,村子裡陸續升起了裊裊炊煙。
比以往任何一頓晚飯,都要早。
可見老百姓們對年夜飯的重視程度。
因為有林柔送的謝禮,家家戶戶都能吃上一頓白麵餃子。
但也有些人家把細糧省了下來,等著以後慢慢吃。
也就包了幾個白麵餃子,給孩子們解解饞。
而大人跟老人們仍是包了玉米麵黑麵兩摻的餃子。
但要說年夜飯最豐盛的,還屬林柔他們家。
灶上的火就沒有斷過,一盤盤精美絕倫的菜餚被端了出來。
孩子們看得直流口水,但是誰都不敢偷嘴吃了。
因為,第一口年夜飯,是要供奉祖先的。
林家大房因與林老頭、王婆子分了家,沒有族譜供奉,就請藍以沫用白紙寫了:供奉林氏先門三代宗親之位的字樣。
端端正正的擺在櫃子正中央,而兩側各擺了一副筷子。
它的前面放了三個供盤,分別盛放著供果、飯菜與點心類的吃食。
當然,酒盞也是必不可少的。
裡面還要斟上七分滿的酒。
再前面就是香爐了,裡面插著兩根點燃的香。
請祖先回來時,是林青山出面。
只見他點燃香,觸碰四次額頭後,撇著腿跪了下來。
錢桂花就帶著孩子們齊刷刷也跪了下來。
“祖先之靈在上,晚輩林青山謹以香燭瓜果之儀,供奉吾輩之上三代宗親之靈位,願先祖在天之靈得以安息,庇佑子孫後代福澤綿延!”
說罷,林青山結結實實磕了四個響頭,其他人行跪拜禮。
給老祖宗們磕完頭,林青山又點燃了三根香,對著一個無字的牌位磕頭。
“弟子林青山攜家眷給老神仙磕頭了!您是閨女的救命恩人,也是咱家的救命恩人,不僅如此,您還親傳柔兒打獵的技藝,讓閨女有了安生立命的本事,弟子願意一輩子供奉您老人家!為您燒足香火!”
大家隨著林青山一起給老神仙行跪拜禮。
妥帖之後,大家就可以等著年夜飯開席,開始守歲了。
只是沒想到此“守祟”而非彼“守歲”!
鬼祟的“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