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是五十斤重的。
還買了黃豆、紅豆、赤小豆、大豆等穀物。
錢桂花說過,她想用黃豆做醬,越是臘月寒冬,發酵出來的味道越濃郁。
光是在米鋪,就花了近七十兩銀子。
她又去了調料鋪,什麼香葉、茴香、辣椒、花椒、大料、梅子……
但凡能買到的,全都買了一遍。
林柔想過,前世的獨家配方,可能古代並沒有對應的調料。
現在都買回去,到時候也方便替換。
這些東西可不便宜,甚至有的比糧還要貴。
三四十兩又沒了!
接下來,她拍了拍大青騾子的屁股,趕往日用雜貨鋪。
她要多扯幾匹綢緞,好過年的時候做新衣。
雖說莊稼人穿不慣綾羅綢緞,幹活不方便,但也得有幾件體面的衣服,以備不時之需。
再扯些棉布,做些替換的裡衣。
當然,她都給藍以沫買了一份。
需要的鍋碗瓢盆也都買了,大火燒燬了不少,有些能湊合用,但外面也燒得烏漆麻黑,有股子焦味。
還省則省,該換還是要換!
主要是影響飯的口感。
那不就是變相的浪費嗎?
她又買了一套文房四寶,不管是畫設計圖,還是寫欠條,都需要毛筆、紙張,可不能再用木炭寫在破布上了,時間久了都看不出寫了啥。
蜜餞鋪子她也去了,買了些給二弟、小妹當零嘴,再稱了些紅糖給錢桂花。
最後一趟,林柔去了李記鐵匠鋪。
她一進去,夥計們就熱情招呼。
他們都道聽途說了一點有關她的事,對這個小姑娘充滿了好奇。
“掌櫃的,我再補一百支箭簇!還有我的紫杉弓片,也該保養保養了!”
掌櫃的立馬接過去,樂呵呵得給她保養。
“不知掌櫃的,能不能打出這樣的銅鍋?”林柔從懷裡拿出一張紙,上面畫著一個奇怪的鍋。
掌櫃的停下手裡的活,看了過來:“銅鍋?你確定要用這麼金貴的材料?這……這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形狀好奇怪!怎麼中間還有個太極?”
“掌櫃的,你就看能不能打出來?若是樣品沒問題,我可有大單子!”
店掌櫃立馬來了興趣:“我們試試,就是黃銅不便宜,加上手工鍛造……一口鍋怎麼也得二兩銀子!”
倒也還在林柔的預想範圍:“樣品二兩銀沒問題,若是打造的多了,還勞煩掌櫃的給個實誠價!”
“沒問題!”
補充好裝備後,林柔又買了幾把新鎖,這才從鎮上往回走。
這一趟可真沒少花,她粗略算了下,起碼花了小二百兩。
可當她重新回到鋪子,準備換鎖時,她發現夾在門上的頭髮不見了。
就連繩子有挪動的痕跡,心裡咯噔了一下:這鋪子有人來過?